音乐百科
主页 > 音乐百科 >

南音的历史源流

  在闽南文化艺术中,泉州南音最为引人关注。它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中保存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2009年9月30日,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古朴幽雅、深沉柔美、雅俗共赏的泉州南音,固守着传统的演唱形式:“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至今,无论是属于精英文化领域的音乐节,还是盛行于民间娱乐的大会唱,泉州南音都以其古朴而鲜活的姿态活跃其间,体现了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活态存续的价值与意义。南音又称“弦管”,从其孕育到形成,经历了一个活态的、流动的演变历程,只因资料缺乏目前尚无法实现对其历史的完整确认,但最迟也可追溯到唐代。

  唐人欧阳詹《东湖宴赴举秀才序》言:“贞元癸酉岁(793年)邑有秀士八人,公将荐于阙……求丝桐匏竹以将之,选华轩胜景以光之。后一日,遂有东湖亭之会,公削桑梓之礼,执宾主之义。揖让升堂,雍容就宴。乐遍作,而性情不流;爵无算,而权刑有肃……”而有关南音与舞蹈之间的联系,在泉州地方史志中亦有记载。如唐宣宗时惠安人陈嘏作《霓裳羽衣曲》赋,其中就有“摇曳动容,宛似群仙之态。尔其绛节回互,霞袂飘飏,或眄睐而不动,或轻盈而欲翔”这样的句子。

  2006年,在泉州南安市丰州镇皇冠山发掘了28座古墓,其中3座发现了有确切纪年的墓砖,其一为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另两座为南朝梁天监十一年(公元512年),墓内有古代琵琶图案的砖雕。另,2003年,在泉州永春发现了五代前蜀王建墓(公元891—925年),中有“乐伎”砖雕,已确认为唐、五代之物。其中有弹奏琵琶者,琵琶颈项弯曲、凤眼双开,音箱呈半梨形,横抱。与南音琵琶(南琶)形制相似,弹奏姿势相同。而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甘露戒坛殿内的斗拱“飞天乐伎”手中持的琵琶也与现今“南琶”相似。至今,日本正仓院还藏有奈良时代由中国传去的琵琶五把,形制与南琶相似,弹奏姿势与五代前蜀王建墓中浮雕乐伎及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人物的弹奏姿势完全相同。南音琵琶从形制到弹奏姿势,都保留了唐五代遗风。

  洞箫又名尺八,是唐代根据当时竖篴的长度而定名,保留了唐代六孔尺八的规制。宋代之后,尺八在中国其他乐种中已绝迹,唯南音尚保留它至今,是一种十分珍贵和罕见的乐器。沈括认为东汉马融《长笛赋》所赋之笛也与尺八相近,《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

南音的历史源流

  南音使用的拍板是由五块长板形荔木串联起来的,其形制与江苏扬州邗江五代墓出土的拍板一样,属击拍乐器。隋唐时期,拍板已经在宫廷宴乐和民间鼓乐中使用。《旧唐书·音乐志》载:“拍板,长阔如手,厚寸余,以韦连之,击以代抃”。拍板在唐代已列为胡部之乐器,贞观乐舞图也有拍板。中唐敦煌乐伎则为四板,永春王建墓石雕的拍板为六板,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为六板,而《西方净土变》则为五板。历代拍板因使用的目的不同,板的数量也不一致,一般由三块、六块木板组成,最多者九块。泉州唐代垂拱年间(公元686年)建的开元寺中飞天乐伎的拍板为五板,泉州南宋建的东塔塔座须弥座40幅浮雕中,有幅《天人赞鹤》图,图中身着飘带的天人,一个吹笛,一个双手按拍着古制六板的南音拍板。泉州南音现在拍板普遍为五板,与大雄宝殿和甘露戒坛木雕的五板拍板一样,而东塔的石雕拍板直承唐制为六板,开元寺中拥有六板与五板的拍板,也正符合拍板历史的发展轨迹。南音拍板的奏法,仍保持唐代演奏方法,演奏者右手握两块,左手握三块,双手挚拍板,两手合击在每小节的拍子上。

  南音的乐谱使用的是工〤谱,与唐高宗时的“乐调”六个字“思、一、六、犯、工、尺”十分相近。谱字右侧配上一套完整的琵琶指法和撩拍符号,总称为南音工〤谱,也称琵琶指骨谱。南音古谱不同于“古琴谱”、“减字谱”、“半字谱”或“工尺谱”。它的五个谱字,见字知音,五个谱字加上多种升降半音(倍与变),通过“四个管门”产生不同的音列,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调与色彩,而“四个管门”又可在同一首曲中互相“转调”,这种曲谱历史悠久,相当深奥,目前只存在南音中,不见其他乐种使用。

  南音的音乐由“指、谱、曲”组成。“指”是一种有词有谱、有琵琶弹奏法,比较完整的套曲。最著名的五大“指”为《自来生长》、《一纸相思》、《趁赏花灯》、《心旷拨碎》、《为君去时》。“谱”为多乐章器乐曲,附有琵琶弹奏法,没有唱词,专供乐器演奏,属标题性音乐。在“谱”中最著名的四大名谱为《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百鸟归巢》。南音的“曲”也称散曲,只作为声乐曲演唱,“曲”的数量有两千多首,最著名的有《望明月》、《山险峻》、《元宵十五》、《因送哥嫂》、《三更鼓》等,它是晚唐、五代曲子词以及宋以来词调音乐的延续,是存留至今的中国古代艺术歌曲。

  南音典籍大多散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著名汉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先生分别在英国和德国发现了三种明代刊行的闽南戏曲弦管选集,是迄今所发现的刊刻最早的弦管选本。龙彼得先生用英文写成了《古代闽南戏曲与弦管——明刊三种选本之研究》长篇论文,1992年5月,连同三种明刊本的书影汇编在一起,出版了《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一书,1993年,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在中国大陆翻译出版了这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这三种明刊本都是用当时或更早期的闽南方言写成的(除两出保留大量官话的折戏之外),共收录了十八个折子戏和二百七十二首弦管曲词,保存了晋唐以来的大量音乐历史信息。

  作为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古老的历史源流值得我们继续探求,而无论是民间传承,还是泉州师院南音本科班的学校传承,在这延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南音古老传统的尊崇与敬畏,则尤其重要。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