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
主页 > 二胡 > 二胡百科 >

松涛:浅谈刻意练习在胡琴文化中的作用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笔者痴恋胡琴文化,在仔细阅读了相关资料后,的确是为之一振,试想想:一旦拥有并掌握了这样好的艺术《葵花宝典》,何愁不能超越自我,实现人生最高远最宏伟最顶尖的目标呢?!因为众所周知,兴趣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人愿意在他(她)喜爱的那个领域内苦练。但凡技能性的东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总之,无论怎样,刻苦和这个刻意是相近词,刻苦学习和刻意练习是相近行为。刻意练习已经被认可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艺术实践中去。显然在平时绝大多数人搞艺术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的缘故。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单说二胡这件乐器吧,她完全属于大道至简的杰作。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看看,同属于拉弦类乐器,小提琴比它多了两根弦。而小提琴的弓在琴弦的外端,不受任何约束,伸展腾挪的空间相当大。可二胡却被内弦和外弦夹着,任凭琴弓上下翻飞,却总也逃不脱夹缝的桎梏。都说小提琴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但二胡未必全都输给它。笔者聆听由小提琴曲改编的《梁祝》、《流浪者之歌》、《查尔达斯舞曲》等等,哪一曲不显得原汁原味,抑扬顿挫,几乎尽善尽美地体现了原作品的风貌。让人感到是同样的酣畅淋漓。这不能不让我再度联想到刻意练习的重要性。喜欢上乐器,就要采用这样的方法执着地练习下去!

  艺术天才无疑就是来自刻意练习。你能说朗朗就是天才而没有刻意练习的痕迹?你能说中国二胡乐坛的十大中青年演奏家谁没有一段刻意练习的阅历?所以说,刻意练习更多的属于心理层面和意识领域的强化,然后才是执行力的具体体现。

  在艺术境界层面,为什么胡琴文化的大师们都在倡导人琴合一,并鼓励学琴者努力实现心手双畅。笔者认为,除了被胡琴文化那深邃的魅力所惑,除了受胡琴文化那宽阔的音色所诱,更具有挑战意味的就是刻意练习后的成果享受。

  总之,你不刻意,意不刻你。推而广之,即便是任何一种文艺形式,如果舍去了刻意,那肯定做不到位。,只有刻意到极致才会十分到位,丝丝入扣,引人入胜。当然,再去超越这种刻意的更高境界便是无拘无束的尽情随意,因为,刻意后的随意是质的飞跃!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