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教程 >

古筝摇指扎桩好还是悬腕好?

  经常看见有人说只会悬腕摇,不会扎桩摇,可是也有人说先学了扎桩,然后就可以转换成悬腕。看上去好像非常矛盾,扎桩和悬腕到底是相辅相成的还是互相排斥的呢?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没错。只不过有一点,他们所说的悬腕摇肯定是不一样的。

  宋婷婷写的论文《古筝教学的几种摇指技法训练》,原来悬腕摇有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

  原文如下:

  悬腕压腕摇

  1.悬腕压腕摇指是在扎桩压腕摇指基础上,小指放松并自然收拢,使力点完全转移到大指上。

  2.其优点明显较扎桩压腕摇指更灵活,音色更丰富。

  3.在弹奏中注意将义甲与筝弦调整为90度角。

  悬腕提腕摇

  1.悬腕提腕摇在当代古筝摇指演奏技法中难度最大,运用最广,音色最美、最通透,表现力最强,此技法由中国音乐学院李婉芬教授首创的,后由中国音乐学院林玲教授推广并发展完善。

  2.悬腕提腕摇的最大特点在于手臂完全处于自然放松状态,摇指与弹奏衔接便利自如,音色统一,可以在快速弹奏中随意穿插摇指。

  3.在训练中注意培养小臂肌肉的力度,如果在训练中发现手腕或大臂酸痛,说明用力方向出现偏差。义甲与筝弦成垂直方向,而甲面与筝弦成30度角。

  4.在单弦练习中,注意由慢渐快,由弱渐强,力点轮换交替;在过弦练习中,要做到无痕换弦,像大珠小珠落玉盘。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那种先扎桩摇然后再悬腕摇的,属于第一种,悬腕压腕摇。这种摇指的特点是手腕要往下压,靠小臂旋转发力。而那些只会悬腕不会扎桩的,多半学的是林玲老师教的那种悬腕提腕摇,手腕是提起来的,跟其他弹奏指法的姿势一样,手臂不动,只是手腕动。这两种悬腕摇的发力方法完全不同,当然没办法通用。如果你已经学好了一种要学另外一种,相当于重新再学一遍摇指,不容易的。

  引用下网上秀逗魔导士的话:

  “悬不悬腕”并不能成为区分摇指类型的一个关键词。

  “发力的方法”才是区分摇指类型的一个关键词。

  现在筝人所常用的摇指主要是下面两种:

  1:腕动摇奏法:所谓李婉芬教授首创者,演奏特点是以腕部为主要发力点,腕部不塌陷,小指不支撑。

  2:浙派传统长摇:演奏腕部必须塌陷,实际发力主要来自于小臂的转动,常以小指支撑于岳山外。水平到家者也有收起小指的。

  早期的阵营分得很清楚:中国院用前者,中央院用后者。早期毕业的学生能明显区分。不过现在因为师资和附中学生渐渐溶合,“腕动摇奏法”谁都可以拿来用了。很多同学都为选择哪种摇指苦恼,其实没必要,学会学好一种就足够应用。虽然这两种摇指各有趣味,区分运用很有讲究,但腕动摇奏”也并不都是声线单薄,颗粒绵软。“浙派传统长摇”也完全可以做到在弦面随意走动,衔接自如。所以没必要一定都掌握,关键是坚持选择并弹好弹精。当然要是已经全部掌握并随心所欲那更好。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