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
主页 > 萨克斯 > 萨克斯教程 >

关于萨克斯管的吹开问题

  有些朋友对于"吹开"一词说不定还相当陌生吧?

  我举个例子;?某天,某某人准备帮朋友买一支新的所以在乐器行就试吹起来了,这乐器很棒,音色及音准都在水准之上,大家都很满意,不过在试完乐器之后,店家的老板说︰"这乐器呀,使用一阵子之后吹开了,音色会更棒!吹开的其实并不是很难懂的,在日常生活里也常常有类似的例子,比方汽车,是不是一两年的车子最好开?

  没错,新车大家都喜欢,但是最好开的却不是新车。爵士论坛 -- 爵士音乐相关讨论  唯一比较不同的是,汽机车的磨合有量化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但是萨克斯风的吹开 ( 所有的管乐都是 ) 却无法量化,完全要靠感觉。

  有一次,我请双燕的师傅来帮忙修铁片琴,师傅修到一半,顺便将所有的铁片敲过,之后告诉我,

  "哪天预算够,就把所有的琴片换掉吧,因为声音都没有弹性了。直到当时,我才知道这些铁片是有生命的。有一次在一个小PUB,鼓手在调整鼓面的松紧与音色,调到一半冒出一句,"鼓皮都死了,真难听!我立刻将鼓皮跟铁片联想在一起。因而归纳出一项假设︰凡是敲击乐器或类似敲击乐器,被敲击而发声的部分,都有其使用寿命。归纳之后当然要验证,木琴的木片,钢琴的琴弦等等,都是一样的。

  后来有机会再接触乐器师傅时,一问之下才知道某些道理。比方铁片琴的琴片,假设它可以承受十万次的敲击,敲十万次之后,琴片就失去弹性,声音变差了,就该换琴片了。其实说穿了就是跟簧片一样——弹性疲乏。那么管乐器 ( 以下我们缩小范围到Sax ) 呢?有没有所谓震动问题?有没有所谓弹性问题?其实这些答都是肯定的,有震动问题,也有弹性问题,虽然方式不是那么直接,但不管如何,Sax的金属只要震动到了某一地步,弹性衰减到了某一程度,就是吹开了,也就是说金属死了。金属死了?要不要换?答案是︰不要换。金属死了之后,为什么铁片琴要换,但萨克斯风却不用换?这是因为铁片琴要活的声音,而Sax要死的声音。没错,不要怀疑,因为Sax要在金属死了之后,才是真正的开始。也就是 "死得好"!因为金属死了之后,表示声音进入恒定状态,这对管乐来说是有绝对的正面意义。

  至于金属死亡的时间需要多久呢?实在是因为无法量化,所以也没有肯定的答案。不过吹奏的时间愈久,一定是愈接近吹开这是肯定的。另外很重要的,"吹开"是有所谓品质的,说难听一点,就是金属怎么死的。一把老旧且吹开的Sax,如果给一位有经验的吹奏者鉴定,这位吹奏者可以判断出之前使用者的乐风与习惯。——古典大师吹开的乐器与爵士老鸟吹开的乐器,之间的差异是相当不同的,——甚至前主人有没有常吹泛音,是强力演奏还是温文演奏,这样的细节都可以感受。同样是吹开,同样是金属死亡,但却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 不同的死因 ),而且还可以感觉出来,这实在是非常奥妙。所以不要为了想把乐器吹开而故意乱吹,这对乐器的吹开一点帮助也没有,何况吹开不是靠大声,而是靠时间、靠共鸣。最后再回到日常生活的例子中,:汽车,同样是TOYUTA ALTIS,别人的车开起来手感就是不一样,是吧?所以啰,真的很神奇。关于吹开,。

  就是Sax的金属因为长期振动而失去弹性,而使共鸣进入恒定的状态。

  杨鸿智:

  结合我在前面文章中所发的评论,可以知道,这篇文章也与前面文章一样,认为管壁材质是影响萨克斯管产生共振的重要因素。但是,这篇文章的特点是,提出了一个金属死亡的概念。作者提出,管壁要维持一个恒定状态,才好参与共振。我同意这个说法。但是,把恒定状态说成是死亡,我认为不恰当。

  为了表达我的意见,我首先从共振的物理学知识说起。先看共振的基本概念:

  (1)、受迫振动:

  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其振动频率和固有频率无关,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受迫振动是等幅振动,振动物体因克服摩擦或其它阻力做功而消耗振动能量刚好由周期性的驱动力做功给予补充,维持其做等幅振动。

  (2)、共振:

  1 共振现象:在受迫振动中,驱动力的频率和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

  2 产生共振的条件: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固有频率。

  3 共振的应用:转速计、共振筛。

  关于共振的公式:

  (1)振体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记为T;振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记为f。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关系,即f=1/T

  (2)振动系统发生共振的条件是强迫振动的频率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共振时,振动系统从外界获得的能量最多,其振幅A将无限增大。

  (3)防止机械有害共振的主要方法是使系统受迫振动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差一定数值。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