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
主页 > 扬琴 > 扬琴百科 >

关于洋琴介绍与改革

  两桥洋琴,又叫扬琴(江南)、蝴蝶琴(广东)、瑶琴(潮州)、文琴(贵州)、七音琴(四川) 。因为它是在明末,由外国(两伊、东欧)传入的,所以叫"洋"琴。相对于现代国乐用的多桥大洋琴,我们把两桥洋琴,叫做小洋琴。

  小洋琴在民间,多用在说唱音乐的伴奏上;如<四川洋琴>、<四川清音>、<四川琴书 >、<恩施洋琴>、<云南洋琴>、<广西文场>、<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榆林小曲>、<广东南音>、<湖北小曲>、<长德丝弦>、<梅花大鼓>、<广东小曲>、<东北影调>、<内蒙二人台>、<天津时调>....均以洋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国乐器里洋琴的历史可算最短,但近代型制上的发展变化却最大。因此介绍洋琴不得不就其定弦、型制、琴竹、用弦、技法...之改革上,加以介绍。型制、定弦之改革。

  小洋琴因为只有自然音(钢琴的白键),不能转调,所以很早就有上下弦半音定弦法,及左右半音定弦法的改革,以获得变化半音来转调,但基本上因桥数都没有增加,所以演奏、制作均很困难。

  如五十年代,天津音乐学院郑宝恒(山西,1924─)与张子锐、赵立叶、天津乐器厂合作 ,于1953─1954年共同制作两桥式十二平均律律吕式大洋琴,即于两桥间采半音调弦法,有高音、低音两种洋琴,均仍为两桥。

  郑宝恒再与袁静芳、芦宝林合作研制第二代全律活马大洋琴。七十年代,郑宝恒发明低音弦罩,使低音可得较厚之琴棰效果。民国48年,北京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乐改组组长杨竟明(安徽1918─)制作三桥变音(滚轴)洋琴,可以临时变半音转调,号称快速转调洋琴;民国50年,又制作四桥变音洋琴;民国60年,再制作401五桥变音洋琴;于民国68年以下列三大发明获奖,为洋琴音域、微调、转调三大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一)采用五二多排并列式:解决了张力问题,以四桥并列取代传统之两桥,横向定音 阶,增加音域。左右两桥由八度定弦法,改纯五度定弦法;上下两弦定音由自然音定弦法,改大二度定弦法,解决转调问题,而且各调音位相同。

  (二)采用变音滚轴与推滚承轴、变音槽:解决微调或半音变化问题。

  (三)采用分(高低)层滚轴板:解决增加变音槽后之音质问题。

  1978年,北京民族乐器厂举办洋琴改革会议,建议取消临时变调滚轴。以后武汉音乐学院桂习礼(江西1942─)据此与北京民族乐器厂李江、周靖石师傅(1938─)研制成501大洋琴,于高低音区加进半音调弦法,进一步彻底解决高低音转调问题。(台湾已可接受的501,在大陆并不受欢迎,大体上仍延用401的奏法),弦轴彷钢琴用细螺纹,以增加抓力,防止跑弦。琴内加钢棍牵柱及双梆结媾,以抵销琴弦张力及结合洋琴架,加装脚踏制音器后,叫505洋琴。

  发展为全律活码大洋琴后,桥码独立(且悬空离开面板)可各别调整高度以微调音高或音质、制音器改为双档(全制音或部份制音)。

  1975年长影乐团夏殿全,与长春乐器厂合作创制加筝洋琴。由四桥洋琴与十三弦筝组合构成。1980年吉林省歌舞剧院赵德林(1941-吉林),与苏州民族乐器一厂蒋柏松合作创制A─1型加筝电子洋琴。由六桥洋琴与三组双码十八弦筝组合构成。并创作A─1型加筝电子洋琴曲<松江木排>。

  1980年中国渖阳前进歌舞团,谷成忠(1947-辽宁)制作洋琴止音器。

  1980年洪建国、王汉明制作双弧面洋琴。

  1980年贵州毕节黔剧团张正周创制合音洋琴。

  1981年上海音乐学院洪圣茂(1940-上海)与上海民族乐器厂设制八一型洋琴。

  1985年牛兰东发明, 于505洋琴的低音脚踏制音器上加装泛音橡胶棰。

  1985年张锐发明洋琴颤音器,可以杠杆原理,用压放滚轴承的方式,产生滑音。

  1986年北京乐器研究所张天铎(1940-北京),研制电洋琴。

  1987年内蒙古哲里木盟艺术学校,李成文发明微调滚轴。

  1987年中国渖阳前进歌舞团谷成忠(1947-辽宁),与北京民族乐器厂合作,创制星海牌多功能电子洋琴。

  琴竹之改革

  传统小洋琴之琴竹,大都过软,不利快速演奏。因此大洋琴大都采用较硬的琴竹 ,并且讲究头材质之变化,以控制音质、音色。

  双音色琴竹:有正反两个棰头,以代替音色变化时之快速换竹。

  合音琴竹:有上下两个棰头,以演奏大三度合弦。

  三头琴竹:兼具上述两项功能。

  钢丝拨子琴竹:郑宝恒创用,以利竹尾拨竹奏法。

  练功木琴竹:1988年桂习礼制作。

  洋琴练习板:1990年洪建国制作。

  琴弦之改革

  1985年1月桂习礼与北京提琴厂苏珍素,合作制作851银色洋琴缠弦。紫铜丝缠绕钢丝后再以镍钴锰铜合金丝缠绕,以求音色之刚柔并济。每音用一号弦,避免一弦用在数音的不合理、不科学、不专用切缺陷。

  洋琴之特色

  擅长大跳、琶音、座音、(半音)音阶回旋摹进等之快速演奏。民间传统上非常重视加花装饰润饰奏法,即以此特色为条件前提。合弦奏法、单手带轮、双手分奏复调亦为洋琴之特色。但洋琴是直嗓子,是少数无余韵变化的中国乐器。

  技法之改革:

  针对洋琴的缺陷,六十年代(1962),郑宝恒摩仿檀香山吉它,用滑音指套创新推拉滑音及揉压奏法。

  民国71年,西安音乐学院王沂甫(辽宁1917─),与郭年利制作快速升降音洋琴。从民国24年开始至民国49年,先后发展拨奏、勾弦、单竹和音、颤竹、滑竹、揉弦等八大技巧。#p#分页标题#e#

  洋琴曲之流派

  1920年易其仁编著<粤曲洋琴谱>。丘鹤俦(广东1880─1942)1921年出版<琴学新编>、<琴歌必读>、<弦歌必读增刻> 、<琴学精华>(1928)、<国乐新声>、等粤曲书谱。曲目有<娱乐升平>、<狮子滚球>、<相见欢>、<双龙戏珠>、<声声慢>等。有许多为采用左竹法处理的曲目。其所创用的洋琴竹法符号,在工尺谱系统下,有 表示节奏的作用,原理同南管琵琶符号,后为香港乐思<洋琴演奏法>及台湾江菊松编著中延用。丘鹤俦并提出"竹法十度" 说。严兴堂(老烈、广东)编作有<旱天雷>、<倒垂帘>、<连环扣>、<到春来>、<归来燕>等广东洋琴名曲,多用座音衬打法。是粤曲中最早有署名的作品。

  1926年吕文成出版<吕文成琴谱>。1939年陈俊英出版<国乐捷径>。1954年陈德钜出版<洋琴演奏法>。

  以上为广东洋琴曲之最早来源。

  四川曲艺家李德才(成都1903─1982)采用七弦洋琴,创编<百雄师下江南>、<将军令>、<闹台>等四川洋琴曲。并擅长自打自唱<秋江>、<祭江>、<祭塔>等曲。其中<将军令>用座音切分法奏出打鼓的效果最为有名。另有易德全等人。被称为四川洋琴曲。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