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通俗音乐演唱会,只要有“歌星”助阵,往往一票难求,场外的票贩子一边往观众身边凑,一边问:“有票吗?高价买!”而在场内,你会发现,人山人海,寸步难移。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什么很多民乐演出没有通俗音乐这样火爆的市场?
笔者认为,其实民族音乐大众是非常喜欢的,只是有些民族音乐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创新不够,给人陈旧之感。而所谓的通俗音乐,不仅娱乐性强,适合当下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口味,而且个性化强,贴近生活,是一种能较好表达个人情感的音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艺术最怕以重复、雷同、单调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可是,现在所谓“主流”的晚会,大多不用看就知道是谁压轴,不用听就知道还是那几首代表曲目,似乎再也没有新的“东西”可以拿得出手了。鸡蛋炒西红柿和西红柿炒鸡蛋,只是名称上的不同,做法、味道根本没区别,天天给观众呈献相同的菜肴,再好吃的也吃腻了。现在剧院里的民族音乐大多陷入了这个困境。大多没有创新,或者创新不够,表演形式缺少“时代气息”,大家不感兴趣,问津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而不断推出明星、不断制造噱头的现代通俗音乐之所以深受大众欢迎,原因很简单,无非是“新奇”二字。举例来说,“超女”李宇春火在她的“中性”,而“快女”曾轶可则火在她的“绵羊音”,尽管有些人听了感到“痛不欲生”,但也有人乐此不疲,觉得“她们的声音清新自然”。我们先不谈她们的艺术性,单就她们的“难以复制,绝对原创”而言,更能刺激人们的视听感官,所以“火”成一片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里当然不是提倡民族唱法的歌手学习那些“超女”“快女”的“中性”或“绵羊音”,只是想说,在当下信息急剧膨胀的社会中,“新奇”的东西才能唤起人们的兴趣。如果能把平淡无奇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就一定会增加新鲜感;有了新鲜感,人们的兴趣也就自然被“调动”起来了。
当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出也是佳作连连。笔者观看过几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如新疆十二木卡姆、羌族歌舞、侗族大歌、蒙古族四弦音乐等都效果颇佳,由于演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所以剧院内观众众多,观后评价也很高,都称在享受的同时也被感动着,接受着优秀文化的洗礼,观后大家都久久不愿离去,都要多看看这些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
其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美妙的艺术作品人人都喜欢。世界上不存在愚钝的欣赏者,只存在不合格的艺术家。所以,艺术创作者要脚踏实地地向“民间”学习,学习优秀的表演形式、表达手法和文化内容,将其精髓融入新的艺术作品,创作出更多、更新、更美的艺术作品来,使民乐以崭新的姿态“流行”起来。(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