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百科
主页 > 音乐百科 >

浅谈调式体系

    欧洲音乐的大调和小调是从古老的六种音阶中(一般所称为“调式”),经过淘汰遗留下来的。这六种调式直到16世纪末还被人们所使用着。莫尔勒在1597年所写的文章里曾谈到“调式”体系,认为那是一些古旧的,属于废弃不用的东西,这是丝毫无可争论的。帕莱斯特里那——他在1594年逝世——从他事业开始一直到辞世,都是一位权威的调式体系的使用者。事实上这是因为从调式过渡到音阶,其变化过程是缓慢逐渐的,没有人能指出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变迁的。

    总之,所有调式都是属于严格的自然音阶,那就是说,它们都是包括五个全音和两个半音。但在不同的调式里,它们的排列次序或半音的位置是不同的。最便于了解它们的方法是想着钢琴的白键,依着次序排列着,形成一组一组的音列,只是每一列音都是从不同的音起始,而终止于它同名的音。

    其他从F、G、A和C开始的各有名称,叫“里地安”(Lydian)、“米克欧里地安”(Mixolydian)、“阿奥里安”(Aeolian)和“伊欧尼安”(lonian)。这些名字是借用古希腊的音阶名称,但实际上与希腊的不尽相同。这样的写下来,只是为使读者对它有一个比较完全的概念。此处没有从B开始的调式,因为B—F是虚伪五度,结果使这一调式不能使用。

    读者或者要问,是否变化音一直就被使用呢?这问题的答案是,在最初调式体系被发现被采用的时候,它就有所出现或使用的可能了。不过它们的完全被使用,则是经过若干世纪的时间,它们也不是同时出现的。在14世纪末以前bB、#F、#C是很少使用的。bE和#G则出现更晚。其他如bA、bD、#D在16世纪晚期“牧歌”(madrinals)中都没有用过。

    使用它们主要有两个目的——去修正三全音(即虚伪五度B—F,或它的转位),和升高音阶的第七度音,以使在需要时形成完全静止,不过这种变化半音的使用并非每一次都写出来。只是为着上述两个原因,在演奏时自动的予以改变。当然还有些其他原因,不过这里无需详述。

    把这些调式的效果加以考虑,像上面所列的“多里安”(Dorian)音阶。试看每一次当B在靠近于F时,常把它变为bB;每一次C要形成静止引入于D,常把它变为#C。

    那么这是什么呢?不是“旋律的”短音阶吗?使用这样变化的方法于其他调式,你便可知道,调式体系之所以在时间上或早或迟的被淘汰,而成为今天两个音阶的体系,乃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在它们中间没有矛盾的地方,从一个到另一个仅是一种逐渐的和极细微的变换。
 

上一篇:响度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