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百科
主页 > 音乐百科 >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青春心理保健与治疗研究

[摘要] 流行音乐作为音乐王国里的一个重要成员,以通俗流畅的风格和深入浅出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本文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对青春心理的作用谈起,通过对流行音乐中四种不同的青春类型的分析,揭示了流行音乐在青春心理保健与治疗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以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的结论。

-----------------------------------------------------------------------

目 录

引言 5
第一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对青春心理作用概述 5
第二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中青春心理类型的分析 6
第一节 青春的反叛——中国摇滚 6
第二节 青春的感伤——校园民谣 7
第三节 青春的坚持——港台流行歌曲 9
第四节 青春的主张——“漾”文化时代 12
第三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中的青春心理保健与治疗 13
第一节 流行音乐的心理保健与治疗功能概述 13
第二节 流行音乐的青春心理保健功能 14
第三节 流行音乐的青春心理治疗功能 15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8


引 言


    “流行音乐”一词源自英文的“Popular Music”,它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 [1] 流行音乐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以社会一般平民或亚文化群为文化的接受、消费主体,以这一社会文化群的思想情感为主要表达内容,因此更为注重和强调自身的娱乐性、消遣性,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和时尚性。因此,流行音乐往往被视为是一种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更多地强调它的感官剌激功能、娱乐功能与游戏功能,相应地淡化和抑制了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但实际上,作为一种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具有多元表现形式的音乐模式,流行音乐并不仅仅是艺术、是娱乐,它更是一种对社会真实生活的写实反映、它是精神寄托,是心情写照,甚至是大众思想、意识型态的指标。而这一点,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第一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对青春心理作用概述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变化、个体开始关注和思考“自我”问题的阶段。他们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经验、倾向和对世界的认识,希望通过他们自己的文化样式来确认自我。[2] 流行音乐的出现恰恰满足了他们这些方面的需求。
不管在哪个时代,也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流行音乐在确认青少年的身份与自我方面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流行音乐通过反映了青少年对于现实社会未来理想的人生观、价值观,使青少年的精神抚慰和消闲娱乐的双重需求得以满足,并在其中获得了强烈的自我认同感,这种自我认同感与流行音乐之间产生了一种无形的“互动”。而另一方面,受这种“互动”的影响,流行音乐在表达青少年青春意识之外的其他作用也逐渐的显露出来。尽管从本质上来说,流行音乐只是创作者们为了表达个人的某种主观意识而选择的媒介,但最终,这种附着性的形式却渐渐取代了本质,使得流行音乐跳出了原本仅仅作为音乐表现形式的模式,升华为一种精神上的指引与安慰,为青春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健与治疗的作用。

第二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中青春心理类型的分析


    第一节 青春的反叛——中国摇滚
    1986年5月10日,在纪念“世界和平年”中国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崔健以一首《一无所有》揭开了属于中国摇滚乐的辉煌篇章。作为一种自由、痛快、反抗成规的音乐语言,摇滚歌曲狂躁粗豪的音乐风格,强烈的反主流倾向和“另类”特色,恰恰迎合了年轻人在青春岁月中的烦躁、骚动和不安以及对于既成社会规范的自然反叛情绪,受到了当时大部分青年的欢迎和推崇。#p#分页标题#e#
    “摇滚乐就是通过音乐来反大众化的东西,因为顺从大众的就是失去个性的、媚俗的和流行的。”[3]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摇滚人的共识。在摇滚人看来,这个世界正在以权力与陈规、虚伪与暴力,吞噬着我们自由真诚的心灵,因此他们渴望打破这种平凡的苦闷的世俗的桎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超脱。他们将摇滚乐作为一种表达他们内心直接感受的最有效的方式,在声嘶力竭的呼吼中宣泄着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既存事物的怀疑与批判。这一点在何勇的《垃圾场》[4] 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他以形象化的存在主义哲学语言指出:
    我们生活的世界,
    就像一个垃圾场,
    人们就像虫子一样,
    在这里边你争我抢。
    吃的都是良心,
    拉出来的都是思想。
    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叛都是这样的直接而严肃。如张楚的《b p m f》[5] 就运用了一种揶揄、戏谑的方式,将原本颇具“深意”的内容以轻松的“玩笑话”道来:
    从没搞清什么是痛苦,
    大概是背a o e i u,
    终于明白孤独意思,
    就是没人再打我屁股,
    我做出的考试题目,
    答案都是些无理数,
    让我用“不”字造句,
    我只会写出来“绝不”,
    他们说我已经成熟,
    可我智商还不到“二百五”。
    除了怀疑、批判社会现状外,摇滚人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所遭受的必然的挫折和深切的无奈,也导致了他们对于自身有限能力的质疑。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即表现为一种特有的焦灼与彷徨、悲观与激进并存的情绪。如崔健在《无能的力量》[6] 中所唱:
    我一事无成,
    但不清闲自在,
    我白日做的梦,
    是想改变这时代。
    我现在还无能,
    你还要再等待,
    你是否还要我,
    如果我失败。
    你在我的身下,
    我在你的身上,
    你是否感觉到这,
    无能的力量。
    而何勇也在《垃圾场》的最后,大声的质问:
    有没有希望?
    有没有希望?
    因为怀疑而渴望反叛,因为反叛而进一步怀疑社会,甚至怀疑自我,从而更加渴望反叛。中国摇滚的这种矛盾的循环一直持续到了90年代。其后,随着摇滚乐逐渐被社会被市场所接受,摇滚歌手在创作与演唱中才慢慢呈现出了一种与当时的中国社会心态变化同步的自我调整,中国摇滚在取材以及风格上都渐渐的向市民化、流行化靠拢,逐步从愤怒走向了从容。
    第二节 青春的感伤——校园民谣
    90年代初,受当时风靡大陆校园的台湾校园民谣的影响,大陆的流行乐坛也开始兴起了校园歌曲的创作风潮。1994年4月,《校园民谣1》问世。它的成功不仅在于通过老狼、高晓松、沈庆等略带忧郁和沧桑的歌声,将《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青春》等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推上了大陆民谣创作的最高峰,更重要的是它将“校园民谣”塑造成了一种音乐的代名词,甚至是一种文化现象,赢取了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的心。
    总体上来说,大陆的校园民谣虽然承袭了台湾校园民谣创作的基本模式,但在主题与内涵的表达上却截然不同。台湾的校园民谣开始并盛行于台湾的经济起飞年代,歌曲中充满了浓郁的自信和乐观气息,即使是对于即将毕业离开校园的感情抒发,也大多歌颂同窗友情,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对未来的社会生活抱有理想与向往。[7] 如徐晓菁、杨芳仪在《歌声满行囊》[8] (陈云山词曲)中所唱:#p#分页标题#e#
    今朝我们相聚时虽短,
    诚挚友情似水长,
    明朝我们离别奔向四方,
    歌声满行囊。
    同样,优克李林在《钟声轻轻响》[9] (姚嫌词,曹俊鸿曲)中所表达的毕业生的心情也是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绪:
    如果把每一颗年轻的心比喻成待扬的船,
    今后航向人生的海洋上,
    我们要乘风破浪。
    此刻有太多的感想,
    怎是一句谢谢说得完,
    钟声响在心上,
    一辈子收藏。
    反观大陆的校园民谣,则多是对纯真破灭的无奈与遗憾,对校园生活的留恋与追忆。如李晓东在《冬季校园》[10] (高晓松词曲)中所唱的:
    这冬季的校园,
    也像往日一般安祥宁静,
    也像往日,
    有漂亮的女生,
    白发的先生。
    只是再没有人来,
    唱往日的歌。
    就含蓄的表达了对于离开校园后的年轻人逐渐被社会同化,丧失纯真与梦想的失望与哀伤。这种情绪在老狼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11] (高晓松词曲)中被具象化的投射在了那个“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身上:
    你来的信写的越来越客气,
    关于爱情你只字不提,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