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百科
主页 > 音乐百科 >

清唱剧和声乐套曲

清唱剧和声乐套曲

  清唱剧

  虽然韩德尔创造了独特的英式清唱剧--就像他著名的《弥赛亚》,不过清唱剧的形式实际上在一个多世纪前,即约1600年左右的意大利就已经存在。菲力普·尼里(Fillipo Neri)神父为了吸引罗马街头的年轻人,在圣玛丽亚教堂的祈祷室(oratory)里举行了一系列音乐表演。每段表演的主题当然都是宗教性的,中间插入一段布道,由此可理解到清唱剧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名称的渊源。

  早期的清唱剧基本上是由中世纪的神秘剧演变而来,那时还包括舞蹈,戏剧演唱和唱赞美诗。但是耶苏受难故事本身被认为是全然神圣不可侵犯的,不能用如此的方式演出,所以在165O年,贾科莫*卡里希米(Giacomc Carissimi)写了简短而严肃的《耶弗他》(Jephte)清唱剧。此乃根据圣经故事写成的,其中安插了几个角色和一位向观众叙事的人,有点接近歌剧的风格。在102年后,韩德尔用这个故事再创作了《耶弗他》(Jephtha)清唱剧。

  法国人和意大利人都没有创作清唱剧的传统,但是这一形式在德国就比较风行。在德国的新教教会上,常把新约四福音画的经文拿来配上健全的对位音乐,成为教会崇拜用的圣歌。

  后来韩德尔使清唱剧趋于完备,并一步步地创新形式。这种由歌剧演员在剧场中演出的形式,沿袭至今。

  在19世纪,贝多芬和舒伯特都曾经尝试过写清唱剧,均未获得成功,直到孟德尔颂写了《圣保罗》(St.Paul,1836年),这一形式才得重现。

  1854年白辽士自己作词,写成《基督的幼年时期》(L'Enfancedu Christ),古诺在1882年写成《赎罪》(Redemption)。在英国,艾尔加用红衣主教纽曼的诗作为歌词,写成了《杰隆提亚斯之梦》(The Dream of Gerontius),于1900年在伯明罕首次上演,而威廉·沃尔顿爵士于1931年写了《伯沙撒王的宴会》。

  声乐套曲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期,声乐套曲是一种世俗的(非宗教的)曲式,写给独唱者加伴奏,形式为宣叙调一咏叹调一宣叙调一咏叹调。不久,声乐套曲开始被扩大,加进了开始的前奏曲(或序曲),且在需要的时候,使用一名以上的独唱者。其形式首先被意大利人采用,后来影响了英国的韩德尔、法国的夏邦泰(Charpentier)和拉摩(Rameau)。

  但是在德国,室内声乐套曲成为教堂声乐套曲,因而并入了一种一般人耳熟能详的圣咏(Chorale);作为一个乐章,或者作为整个作品的主题。巴克斯泰伍德(Buxtehtude)、巴哈和泰勒曼等人创作了大部分的这一类声乐套曲。序曲的演奏改成了合唱,而且多半以圣咏作结束,再次产生不可缺少的戏剧感。大约从1800年起,声乐套曲这个名调实际上已经应用于任何合唱作品。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