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百科
主页 > 音乐百科 >

韩国“江陵端午祭”“抢”不走我们端午节

 
端午节拴五彩线。

今年端午节前一天,传来好消息:中国已正式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目前“端午申遗”已进入初评阶段。

在我国,研究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最权威专家便是国际民俗学家协会(F.F.)最高资格会员、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辽宁大学中文系乌丙安教授。今年端午节当天,乌丙安教授再次向本报记者讲述了关于端午节的历史和未来,他呼吁社会各界共同保护端午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生态 端午节本是祭龙日

乌丙安教授说端午节最早源于我国远古的祭龙日。“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古人想用龙的威慑力来驱除所有的灾疫邪祟,这个节日一直都是以祛除的吉祥节日传下来的。 ”

远古时期,人们把五月(农历)称为恶月,这是由于五月芒种过后,天气开始燥热,人易生病。《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从近几年来看,“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病疫都是在端午节前后开始蔓延的,这并不是迷信或巧合,而是这个季节的前后在气候上最适宜各种疾病的传播。自古以来就有赛龙舟、用五彩绳缠手足腕,包米粽,采插艾叶、菖蒲,取蟾酥,涂饮雄黄酒,调制朱砂酒,采多种草药,人身上及屋内各处悬挂香包,墙上张挂钟馗画像或避邪符印等等,这些习俗都和驱除灾疫邪祟的主题息息相关。


张挂钟馗画像或避邪符印等等,这些习俗都和驱除灾疫邪祟的主题息息相关。

起源 屈原、伍子胥起源说是后人强加

乌丙安认为,多年来,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历史资料,介绍端午节时,都习惯性地将这个节日定义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其实,这种说法一直是一个误区,无论是屈原,还是春秋时吴国的忠臣伍子胥,这些都是后来与端午节联系到一起的,并不是端午节的起源。”乌丙安说。正是由于这些说法在千百年来一直被延续,所以导致几代人都不了解端午节的真实内容和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逐渐失去了美好的传统文化记忆。

重要 仅次于春节、中秋节的第三大传统节日

乌丙安说,在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端午节是春节和中秋节之后的第三大节日。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端午节被列入法定假日,如今的端午节已经成了全民族、全国家的大节日。现在,全国有29个民族、12亿多人口过端午节,并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各自的特点。例如、长江中游的湖南、湖北楚地以纪念屈原的活动为节日主题,长江下游江浙吴地端午节以纪念伍子胥或纪念越王勾践,及孝女曹蛾为主题,与屈原毫无关系。可见,端午节作为各地方的民俗节日分别加入了纪念地方历史人物的内容是局部历史文化的延伸。

同时,四川凉山彝族在端午节时,人们纷纷进山采集草药,做防病治病之用。仫佬族过端午要抬着纸船到田间由巫师巡船赶走害虫,祝祷禾苗成长。贵州苗族端午节除举行赛龙舟外,还举行踩鼓舞、唱歌、赶山、游方等活动。藏族民间过端午节,青年男女到郊野游乐,进行赛马、歌舞、游戏等活动。作为多民族的民俗大节,除了自古以来的避瘟驱毒、防灾去病的积极含义外,不可避免地掺杂了许多俗信色彩。也正因为如此,这个民俗节日的文化意味就更浓重了。#p#分页标题#e#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已经被确认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较 韩国“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的不同

早在1967年,韩国的端午祭就已经成为韩国的国家级“第13号重要文化遗产”。乌丙安说,韩国人的端午祭是1000多年前从中国引进过去的,但是1000多年期间,韩国人将端午祭融入了很多韩国的民族元素,并且非常重视对这一节日的保护,他们每年都会举行隆重而盛大的庆典活动,从而发展成具有韩国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因此,韩国在2005年将端午祭成功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乌丙安说,韩国的端午祭起源于中国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是韩国对这一传统节日的保护给中国人敲响了警钟。但是,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韩国将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这样也会促进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民俗学家乌丙安:历史上真实的端午节与屈原无关,重在驱除灾疫。申遗不是目的,重在保护和传承。

中国端午节已进入申遗初评:申遗不是目的 重在保护和传承

5月27日,端午节的前一天,由湖北、湖南、江苏三省联合申遗的端午节已经进入初评阶段。乌丙安说,此次中国将端午节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2005年韩国申报的端午祭并不矛盾,此次申报的中国端午节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以及湖南汩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这些都与韩国的端午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乌丙安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已经被确认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人担心端午节已经被人“抢”走,但是从国际惯例上说,已有不同国家共享遗产各自获得申遗批准的先例,所以,此次中国的端午节申遗的成功概率非常大。

乌丙安说,目前全世界共有9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中国现有昆曲、古琴、长调和木卡姆四项,是目前为止世界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但是,按照国际惯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两年半一次,且每次只能申报一项。这对于中国这样的文化大国来说并不占优势。为此,乌丙安曾向联合国提出反对意见,要求增加申遗的名额。所以,2008年9月份,中国第四次申遗时,同时申报了很多项目。“我们是想尽快申遗那些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如果再不申遗,它们可能就不会被传承了。 ”乌丙安说,像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都已经申遗,目前都处在审查阶段,这些项目如果不尽快申遗,将来很可能“消失”。此外,如果这次端午节申遗成功,我国还准备对中秋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进行申遗。

乌丙安说,“申遗并不是最终目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 ”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