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戏剧,特别是古希腊悲剧。我们知道,从形式上,古希腊悲剧包括戏剧、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它基本与歌剧相似,但不同的是古希腊悲剧只是带有歌唱的戏剧,虽然可能它在戏剧表演中往往从头唱到尾;然而歌剧是音乐性与戏剧性的结合形式,其戏剧具有歌唱性,歌唱具有戏剧性。
歌剧除了承袭了古希腊悲剧的某些因素,中世纪教仪剧、田园剧,文艺复兴时期的幕间剧及牧歌等体裁也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来源。教仪剧中使用舞台布景和服装,并有神职人员表演,用音乐作为主要手段润色唱词内容,尽量使之有表情性。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Mystery)和奇迹剧(Miracles)取代。田园剧采用音乐、诗歌、戏剧综合的形式,表达田园风和爱情的内容。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成熟的牧歌强调歌词是音乐的主人,强调音乐对歌词的表现,突出音乐中的戏剧性(描绘性),用牧歌来谱写诗歌中的一些戏剧性场面,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后一种形式被称为牧歌剧。
更重要的影响来自15世纪末意大利宫廷所出现的幕间剧:剧(话剧、戏剧等)中幕与幕之间插入的表演性质的小剧。最初,只是简单的表演寓言、田园或神话性质的小品或器乐间奏曲之类的,后来逐渐有了连贯的主题,几段的幕间剧可以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戏剧情节,成为了音乐与戏剧结合的最初形式。现存一套较大型的幕间剧是为佛罗伦萨梅迪契宫廷的斐迪南与克利斯汀婚礼所写的,其中参与者都是首批怀有歌剧理念和理想并创作了最早几部真正歌剧作品的人,如脚本方面里努契尼,音乐方面卡契尼、佩里、卡瓦里埃利等。后来幕间剧从正剧中独立出来,有壮观的机械道具与布景,而且音乐创作中出现两种形式:一种起发展情景作用的叙述或对话形式的音乐,另一种为倾吐情景所产生的感情的音乐。它们分别就是后来歌剧中发展戏剧情节的两的支柱:宣叙调和咏叹调的雏形,虽然当时还没有这样固定的名称,但其所起到的作用已经十分明显。幕间剧用音乐表现戏剧的意念直接导致歌剧的产生。
歌剧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在佛罗伦萨有一个称为“卡米拉塔”(意为沙龙)的社团,由许多作家、画家和音乐家等组成,其中有科学家伽利略的父亲伽利莱(作曲家,著作《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对话》),佩里(首部歌剧《达芙妮》的作曲,在创作中确定了宣叙调风格),卡契尼(在第二部歌剧《优丽迪茜》中参与作曲,开创了以数字低音伴奏的依据歌词音节的歌唱性风格,即宣叙调的创始人之一),里努契尼(写了最初的歌剧的脚本)。
这些人都是人文主义者,在音乐上崇古,希望复古古希腊的戏剧艺术。他们认为复调音乐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对歌词和感情的表达,烦扰了音乐的表现,而古希腊的单音歌曲形式,使旋律清晰可辨,演唱者可以运用嗓音的自然表现力。他们认为只有古希腊那样的简朴风格才是具有艺术性的,于是他们提出一种为歌词谱曲的方法:用音乐讲话的歌唱方式,即说与唱结合,即以旋律来表现语言的音调、体现语言的抑扬顿挫。这种新型的朗诵式歌唱便是后来的“宣叙调”。后来就产生了音乐史上由作曲家佩里和诗人里努契尼合作的第一部歌剧作品《达芙妮》,但已失传。歌剧取材古希腊神话:达芙妮为逃避阿波罗追求而变成一颗月桂树的女神,其音乐结构已经初具规模。
之后音乐史上第一部完整保留的歌剧作品《优丽迪茜》诞生。歌剧由佩里和卡契尼作曲,里努契尼作脚本,取材古希腊神话中奥菲欧和优丽迪茜的爱情故事(这个题材在早期歌剧中多次使用:蒙《奥菲欧》,格《奥菲欧与优丽迪茜》)。这部歌剧音乐与剧情完美配合,达到音乐性与戏剧性的统一。
另外,卡瓦里埃利也是早期歌剧作曲家之一,它的歌剧(或称宗教道德剧《关于灵魂与肉体的戏剧》或灵魂与肉体的表现(白),可以说是罗马早期歌剧的代表。
早期歌剧的发展中,不得不提到阉人歌手(阉伶)这一角色。从中世纪以来,受宗教教会的约束,音乐演唱仅限于男性,到了文艺复兴,巴洛克还是有这样的传统,不允许女性上台表演。阉人歌手以技巧华丽、嗓音美妙而著名,一方面他们声音可以很高,很有力,同时还具有男声的低沉和浑厚,因而阉人歌手以其特殊的声音特质受到普遍的喜爱,在巴罗克时期的歌剧中更为常见。尤其意大利歌剧和阉人歌手密不可分的。如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使用过,亨德尔的《凯撒大帝》使用过,格鲁克的《奥菲欧与优丽迪茜》也使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