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辞典
主页 > 音乐辞典 >

琴谱(乐学知识)

·琴谱 传统琴曲专用的乐谱。唐代以前用文字记述弹琴的指法和弦位,称文字谱。现存南朝梁(公元502557年)丘明所传《碣石调幽兰》谱为唯一实例。唐代曹柔首创减字法,将原来的文字谱简化、缩写,成为减字谱。因为它主要标明指法,故又称指法谱。现存明、清两代沿用的琴谱(减字谱),即由唐代的减字谱不断改进发展而成。减字谱将左手的大指、中指、无名指分别记为“大”、“中”、“夕”。右手各指因拨弦方向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下表:

       指别

   名称

向别

大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原称

简化

原称

简化

原称

简化

原称

#p#分页标题#e#

简化

向手心

背手心

L

左手指和徽位写在上方,右手指法和弦数用大字写在下方。如:“#p#分页标题#e#**”即右手中指勾第一弦,左手中指按一弦七徽。又如:“**”即右手食指挑第七弦,右手无名指按七弦十徽。如果使用泛音奏法,另在谱中写明。“泛起”和“泛止”,简化为“**”和“**”。这种谱式能够准确记录音高和音色变化,记录节奏却不严格,但参照其它符号和各指法的习惯奏法,也有一定的规律。根据这种琴谱,通过打谱,可以把古曲演奏出来。现存唐、宋以来的传谱共一百多种,其中主要为明、清两代刊印或辑录的。这些古谱已经汇编为《琴曲集成》,由中华书局影印,陆续出版发行。上述传谱中的文字资料,包括六百多曲目、三千多传曲的解题、歌词等,已汇编为《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另有根据琴家演奏,用五线谱纪录整理的《古琴曲集》,后两种由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