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辞典
主页 > 音乐辞典 >

上党落子(现存戏曲剧种简介)

·上党落子 戏曲剧种。因流行于古代的上党郡(山西东南部)而得名。俗称大落子。发源于山西黎城,又称黎城落子。形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民间艺人李锁柱以河北武安落子为基础,结合本地语言特点,吸收本地民歌、曲艺音调,借鉴上党梆子和蒲剧的某些板式、曲牌,创造了“尺字调”,即落子腔。最初只有民间业余会、社的季节性活动,1861年开始出现职业班社。音乐属板腔体,为七声宫调式。上句落音re la mi ,下句落do调高为C 调或D 调。男女同腔同调,唯花脸唱腔用下属调。板式有霸王鞭、清流水、流水板、垛板、散板、哭板等。唱腔激昂、奔放、质朴。传统伴奏乐器有三大件:头把(胡胡)为主奏乐器,定弦为soldo;二把,定弦与头把同,后改用二胡,定弦为do sol;老胡胡(即低音板胡)定弦soldo ,比头把低两个八度,只奏旋律的主干音。剧目有一百五十个左右。代表性剧目有《高平关》、《茶瓶计》等。著名演员有李锁柱、王三和、上党梆子杨福录、郝聘芝等。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