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辞典
主页 > 音乐辞典 >

琴派(器乐琴派介绍)

·琴派 若干具有共同艺术风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除称“派”外,或称“声”,或称“家”,或称“谱”,或称“操”。称“派“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广陵派。各个琴派之间的差别主要决定于地区、师承和传谱等条件。

        同一地区的琴人之间,经常彼此交流,相互学习,同时又共同受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的影响,从而形成相近的演奏风格,使琴曲亦具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左传》记载楚囚钟仪鼓琴,晋人认为“操南音”;赵耶利评论初唐琴坛:“吴声清婉”,“蜀声躁急”,都是因地区而形成的不同风格。后世的琴派多以地区划分、命名。虞山派以江苏常熟为中心,广陵派以江苏扬州为中心,都是很有影啊的著名琴派。在吴越地区先后还有松江派、绍兴派、金陵派、吴派等;其它地区则有中州派、闽派、岭南派、川派、九嶷派、诸城派等。

    各地区不时涌现一些出类拔萃的著名琴师,他们对琴艺的精湛修养和独具一格的表现手法,往往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楷模,通过师徒相传,耳濡目染,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共同特点,对流派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唐代初年琴坛一度风行“沈家声”和“祝家声”。以后董庭兰继承了这两家的传统,又结合自己的心得加以发展整理,其传谱称为“董家本”。

随着琴谱的刊传与使用日益增多,琴派的风格特点又体现在不同的传谱之中。宋代官方推重“阁谱”,甚至规定非弹阁谱不得入宫延为琴待诏。以后逐渐为民间的“江西谱”所取代。南宋末年,“浙谱”崛起,又使得过去风靡一时的江西谱相形见绌。明代继续崇尚浙谱,浙谱经徐天民祖孙四代传授,被尊为“徐门正传”。刊行的琴谱如《梧岗琴谱》、《杏庄太音续谱》都强调自己是“徐门正传”,以区别他们所不赞成的其他琴派。《风宣玄品》中说:“世传操有二:曰浙操徐门,江操刘门”( “江操刘门”即松江派刘鸿)。“丝桐篇”中又说:“近世所习琴操有三:曰江,曰浙,日闽。习闽操者百无一、二,习江操者十或三、四,习浙操者十或六、七。据二操观之,浙操为上。其江操声多烦琐,浙操多疏畅,比江操更觉清越也。”

各个时期对各个琴派的评价多有不同。清人王坦在1764年刊印的《琴旨》中极力推重虞山派说:“一时知音,遂奉为楷模。”对其它琴派则颇有非议:“中州派高古端严,宽宏苍老,然用意过刚,殊失优柔乐易;浙派清和善俗矣,惜其填词合曲,好作靡曼新声;八闽僻在边隅,唐、宋后始预声名物,其派务为不经之词,岂无乖于正始?金陵派之参序有节,抑扬有纪,可谓得古韵之遗,第取促节繁声,犹未免六代淫佚之失。”黄晓珊在1878年刊印的《希韶阁琴瑟合谱》中则认为:“无论金陵之顿挫,中浙之绸缪,常熟之和静,三吴之含蓄,西蜀之古劲,八闽之激昂,派虽各异,其间轻重徐疾,刚柔合度,皆有一定之节奏。”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