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辞典
主页 > 音乐辞典 >

中国近代音乐四:京剧的发展

第四节 京剧的发展

公元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经过十几年的斗争,由于满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侵略者共同镇压和其内部矛盾而宣告失败,使得政治、经济中心的北京得到了暂时安定和繁荣。因为连年战乱,南方各省的戏曲活动受到影响而无法开展,各地的戏曲艺人陆续汇集到北京。这就使得“京剧”在这一时期有机会和可能广泛地学习和吸收各地方剧种的精华而得到进一步发展。

到清代的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北京的京剧演出日益活跃,涌现出一大批京剧表演艺术家。清代画家沈容圃所画的“同光十三绝”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线索。

“同光十三绝”分别是:杨月楼、谭鑫培、朱莲芬、卢胜奎、杨鸣玉、时小福、徐小香、程长庚、余紫云、刘赶三、梅巧玲、张二奎、郝兰田等。

在这批京剧艺术家们的努力下,京剧的唱腔和伴奏音乐也不断得到丰富,各行角色出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演员,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如谭鑫培、刘鸿生、汪桂芬、孙菊仙、梅巧玲、余三胜、陈德霖、龚云甫、俞润仙、刘洪声、朱文英、杨小楼、尚和玉等在各自的行当中努力探索,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流派。
图例63 清代沈容圃绘“同光十三绝”

谭鑫培在其中尤为突出,他曾为清“内廷供奉”。他在艺术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并能吸收前辈艺人和其他戏曲、曲艺的表演方法及腔调,把唱、做、念、打有机结合,发展了京剧“老生”表演艺术。不仅如此,他还以京剧原“老生”唱腔为基础,吸取了“青衣”唱腔优美旋律和“花脸”的气派,甚至连“老旦”唱腔和“梆子”、“大鼓”的腔调他也吸收到老生唱腔之中,创立了至今仍流传全国的“谭派”艺术,对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汪桂芬7岁便拜陈兰笙为师,学习老生。18岁倒嗓后改任“场面”,为著名京剧演员程长庚操琴。程长庚去逝后他又重新登台,唱法宗程而有所变化。汪桂芬的嗓音高亢,唱腔激越,善于表达悲愤慷慨的情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汪派”。

图例64 谭鑫培画像

孙菊仙原系“武秀才”,参加过清军镇压“捻军”的战争,曾获三品衔,30岁后由于业余爱好戏曲而加入京剧班社演出。师事程长庚,与谭鑫培、汪桂芬齐名。他的嗓音宽亮,唱腔淳朴苍劲,善于表达慷慨激昂的情感,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孙派”。

总之,到近代;我国京剧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在用古代题材演出过程中(如《杨家将》等)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精神,曾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京剧在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努力之下在近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北京成立了“喜连成班”(后又改成“富连成班”)。这个班连续办了三十多年,培养了很多学生和乐师,这些学生和乐师中有许多人后来成为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到本世纪20年代以后,京剧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演员。如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老生有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言菊朋等;武生有杨小楼;花脸北方有郝寿臣,南方有周信芳、盖叫天等,他们在各自的行当里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表演特色和风格,加速了京剧的繁荣和发展,并对各地兴起的地方小戏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本章重要参考引用书目

专著部分:

1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汪毓和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4年版
   2 《中国古代音乐简史》 廖辅叔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4年版
  3 《中国音乐史略》 吴钊 刘东升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年版
  4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孙继南 周柱铨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5 《中国音乐史图鉴》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6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年版
  7 《中国音乐词典》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4年版
  8 《中国音乐词典》(续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年版
  9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学参考资料》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近现代音乐教学参考资料》编辑小组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年版

论文部分:

1 《乐歌考源》 钱仁康 《中小学音乐教育》1986.2 3 4 6
  2 《李提摩太夫妇与小诗谱》 刘奇 《音乐研究》1988.1
  3 《我国清末民初的音乐教育》张友刚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
  4 《清末民初西乐的输入》 [美]韩国璜 《中国音乐》1990.3
  5 《关于利玛窦与教会音乐的东传》 杨沐 《音乐研究》1982.4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