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辞典
主页 > 音乐辞典 >

明清音乐九:工尺谱

九、工 尺 谱
工尺谱是以音高符号为“工、尺”等字而得名的一种记谱形式,最晚可能产生在晚唐五代。这种乐谱随着音乐的发展与不同地区,不同乐种的具体运用,在音高、节奏、调名等符号的记写方法上也有所改变,如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所用的工尺谱(图76),与后期通用的工尺谱就有相当大的出入。到明代中叶以后,随着昆腔在南北各地的流行,在昆腔谱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应用最普遍、也最常用的谱式。

这种谱式的音高符号,一般说来属于首调唱名法(至于其他的工尺谱不少是用固定唱名法的),如“上(相当于简谱的“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也有以“合”作“1”的工尺谱)假如低一个八度,除“六、五”改成“合、四”外,其他各字均加一个“■”,如“上”的低八度就为“■”。低二个八度就均加一个“■”,如“上”,就为“■”。高一个八度则加一个“亻”,高二个八度就加一个“彳”,如“仩”、“■”等。此外,还有叠音(丶)、豁音(√)、落音(’)、擞音(乡)等补充符号。叠音即前音的重复,如“六丶”,实即“六六”。豁音即在前一音之后加一个高于前者一个大二度或小三度音程的较短、较弱的音,如“五√”,实即“五仩”。落音与豁音相反,是加一个低于前一音的音,如“五”,实即“五六”。擞音就是颤音。

它的调号以上字调(b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bE)、六字调(F)、五字调(正宫调G)、乙字调(A)等为标记。在这七个调中又以小工调、正官调、尺字调、乙字调等最常用。

它的节奏符号,称为板眼。一般板代表强拍,眼代表弱拍。它共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赠板的一板三眼等形式。散板就是自由节奏,一般在每一乐句末尾的延长音上打一板——称为底板,以“一”为标记。流水板是每拍都用板来记写的一种板式。它有实板与腰板两种形式。实板以“丶”为标记,它是指与乐音同时打下的板;腰板则以“└”为标记,它是指在乐音发出前或发出后(延长中间)打下的板。流水板一般是 的节奏,但也有实是其他节奏而用这种形式来记写的。一板一眼就是以一个板(实板“丶”或腰板“—”或“└”)与一个眼(实眼“○”或腰眼“△”)合成 的节拍。一板三眼就是以一个板(实板“丶”或腰板“└”)与三个眼(一个头眼“·”、一个中眼“○”、一个末眼“·”)或三个腰眼(“└”、“△”、“└”)合成的 的节拍。加赠板的一板三眼,只有在昆曲的南曲中才有。在形式上,它是由两个一板三眼( )的节拍合成的,在演唱时第一拍与第五拍(第二个一板三眼的板位)都打板,所以第五拍称为赠板(实赠板以“×”为记,腰赠板以“■”为记)。这种板式可以说是由一板三眼放慢一倍形成的,大致相当于 的节拍。

下面请看一段用这种记谱法记写的昆腔谱——明代无名氏《寻亲记》《出罪》出《锁南枝》中的一段及其译谱:


这是一段加赠板的一板三眼的斜行记写的声乐谱,假如把它对照左边的译谱来看,就可以看出这种完备的工尺谱也只是标明了一个乐曲的节奏轮廓,至于细致的节奏变化与升降半音等就无法记明了。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记谱法对于音乐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保存古代的音乐遗产,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它的历史地位是必须充分肯定的,况且它在发展中也不断有所改进。

这种记谱法到清乾、嘉年间,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种用工尺谱记写的管弦乐合奏总谱——《弦索备考》。这部谱集共有十三首乐曲,所以又名“弦索十三套”。其中《十六板》的总谱包括六个分部,各部的排列以琵琶,三弦(弦子)、胡琴、筝、《工尺》、《八板》为序。看来前面的四部已与现代总谱的排列方法相似,后面的两部,却有些不同。所谓《工尺》是指全曲主旋律的原始曲调,《八板》是与《十六板》产生复调关系的另一曲调。它们可用萧、笛、笙、提琴等乐器演奏,各部工尺谱的音高、调号、节奏符号与常用的工尺谱没有什么差别,其译谱可参看前面《弦索十三套》《十六板》的谱例。但是它的发明,对于较全面地记录民间音乐却有其积极的意义。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