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辞典
主页 > 音乐辞典 >

中国民族乐器之埙

埙,吹奏乐器。原始社会已出现。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的,用以诱捕猎物。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当成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按音孔(简称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距今约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山西万荣县荆村遗址出土三个陶埙,其中一个陶埙已有两个音孔(《中国音乐史图鉴》Ⅰ—22至Ⅰ—26)。山东维坊姚官庄、山西垣曲古城关东、垣曲丰村、太原市郊义井村、河南郑州大河村、安徽汪洋庙遗址、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陶埙,分属于不同的原始文化区域。

制作陶埙要选用土质纯净、不带砂石杂质的粘土,颜色不拘,红、黄或黑土均可。将粘土加清水,反复绞拌揉揣,和成软硬适中的泥块,经捏坯、整形、开孔、磨光和煅烧而成。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即制作仿古陶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79年以来,天津音乐学院陈重教授改进研制成九孔陶埙。

中央民族乐团杜次文,1984年随团赴美国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艺术节,后又在西班牙、西德等国家表演了埙独奏曲《楚歌》、《唐乐》、《风》等。赵良山在《编钟乐舞》中演奏了《八音齐鸣》,均赢得赞誉。九孔紫砂陶埙已在民族乐队中较普遍使用。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