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辞典
主页 > 音乐辞典 >

奏鸣曲式展开部总述、结构

鸣曲式呈示部的主要任务是将乐曲的两个主要音乐主题进行首次呈示。展开部则是对呈示部已呈示过的主题材料及音乐形象,利用各种对比、矛盾和冲突的复杂手段加以深化发展。它不但表现有极大的动力与不稳定性,而且还为进入全曲的最高潮作好了准备。

对一般音乐爱好者来讲,在欣赏奏鸣曲式作品的展开部时,总会感到没有象听此前的呈示部音乐那样有条理。这是因为,在呈示部中有完整的音乐主题,调性也比较明确,而在展开部里却往往只出现一些主题音乐的片断(冬季、乐节、不完整的乐句等),况且还要对这些片断采用分裂、模进等发展手段,即使有些完整的曲调出现,也常常是有头无尾(没有完满的收束感、段落感)。它们在调性上也十分不稳定,经常是没多少小节就转调。更困难的是,在展开部有时还出现一些复调手法的段落,某个主题音调片断一会儿在这个声部,紧接着又在另一个声部出现,有时几个主题音调交织在一起同时,这就难为了欣赏者,不知抓什么听才好。

其实,这正是展开部音乐的特点。正因为运用了这些表现手段,才使展开部音乐具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千头万绪的乐思、出神入化的音乐形象才相映成趣,纷至沓来。

下面,我们同样以前面提示的三个要点(结构、主题材料、调性)来分析展开部音乐的特性,尤其要特别注意主题材料的运用手段和调性布局,因为这两个方面是形成展开部音乐特性的两大支柱。

(一)展开部的结构

与呈示部、再现部比较而言,展开部的结构不象前二者那样层次完整、段落分明。呈示部、再现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其本身都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在展开部里,为了使其音乐有连贯发展、一气呵成之感,恰恰要避免这种独立性,即要避免出现方整的乐段和完满的终止式,而多是将很多不太稳定、不太完整的段落构成锁链状的进行,使其环环相扣、后浪推前浪似的不断发展,因此很难用明确的图示将其结构轮廓表示出来。不过,对于较典型的展开部,大致也可以把它分成三大块:开头部分、实体部分和结尾-再现部的准备部分。

展开部的开头部分

展开部的开头部分通常比较短小,紧接在呈示部之后,起前后过渡的作用,往往采用呈示部主题材料的零星片断写成。

例如,柴可夫斯基《悲怆》的第一乐章展开部,开头只有10小节,是在轰然巨响的强烈全奏和弦中开始了这个段落。此处虽然没有明显采用前面的主题音调,但这个动机却有着同主部主题一样的、焦虑不安的性格,它以半音模进的手法出现了三次,把我们从副部的梦幻里带入到展开部的严酷现实中,起了非常戏剧性的镜头转换作用。(谱例在以后的展开部实例讲解中,此处不再列举,请谅解。)

再如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第一乐章展开部,开头部分也只有12小节,采用了由前面结束部主题材料发展而成的增五度音调,其力度从fff逐渐转化为ppp,低音部则是后面展开部实体E大调的导音持续音(#d),这个段落既象前面结束部的补充与扩展,同时也作为展开部的开头,为由呈示部进入展开部起了很好的连接、过渡作用。

展开部的实体部分

展开部的实体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展开部,也是整个奏鸣曲式中最不稳定的部分,其篇幅一般比较长大,全曲的戏剧性高潮也常出现在其后半部。根据所采用的主题材料、调性的转换、织体写作手法及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乐曲的气氛等,又可将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这之间有高潮也有低潮,呈波涛起伏之势,但总的曲式是步步紧逼,一浪高过一浪,为推向最后的高潮作好准备。这些阶段有长有短、有多有少,在不同的作品中有不同的体现。#p#分页标题#e#

展开部的尾

展开部的尾-再现部的准备段落,也比较短小,主要在和声功能上以及主题材料、音乐性格上为再现部作好准备。

所谓和声准备,最常见的是用再现部调性的属持续音、属和弦作准备。如《悲怆》第一乐章展开部结尾,就是用#f作低音持续,它就是再现部B大调的属音。也有用同名调性作准备的,例如《英雄》的第一乐章展开部最后就是以降e小调为再现部的降E大调作准备的。

所谓主题材料、音乐性格上的准备,也常与调性的准备联系在一起,最多见的是主部主题在从属调上再现,通常把这种再现称为“假再现”,因为主部主题并没有在真正的主调上再现。虽然这是假再现,却为真正的再现起了预示作用。如《田园》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展开部结尾。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