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民族音乐教学做了新的定位,“应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纵观我们的音乐教材,在编写中也非常注重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弘扬,民族情感教育渗透在其中。为了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认识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我校借着“体艺2+1”这一东风,自07年秋学期开始就明确了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育全面发展学生”的办学目标,而竹笛由于容易上手、携带方便等优点,便成了学生接触民族音乐的第一件乐器。通过几年来的笛子普及教育,我从中感悟到了许多,尤其是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一、欣赏经典笛子曲目,产生情感共鸣。
镜头一:在第一次跟学生上笛子课时,我给学生播放笛子独奏如《茉莉花》、《紫竹调》以及民乐合奏《步步高》等经典民族音乐,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接着我趁热打铁现场吹奏了一曲,并告诉他们只要认真学也能像丁老师一样吹出如此美妙的音乐。
民族音乐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适合于小学生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再加上学生平时对民乐耳濡目染,则必然会对经典民族音乐产生共鸣,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教育氛围。
二、选择较容易的笛子歌曲,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镜头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民歌《萧》。出示歌谱后学生发现,此曲不仅音符简单,还很好听,一节课下来,基本上所有学生都能吹出来了。
在选择竹笛曲上,不能一味的追求难度较大的曲子,我们不是在培养演奏家,应该考虑到大众的水平,有时候一首容易上手的曲子学生吹得八九不离十,再加上我的指导,马上就能吹得很好。所以,学生平时都喜欢上笛子课。
三、利用学校的器乐资源,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镜头三:“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乐器?”边说着,我边拿出好几件民族乐器,其中有:二胡、沙球、木鱼、大镲、小镲等。接着让学生自己奏一奏。
与其它学校相比,我校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购置了各类民族乐器十余种,这些乐器对于我们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来说,它还是一笔丰厚的课程资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选编了很多民族器乐作品,以往的教学中,当欣赏到这些曲子时,我们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描绘,或者通过插图向学生们介绍,学生也因此对演奏的乐器和音乐作品没有很深的感受。而现在,在民族器乐曲的欣赏教学中,我可以借助这些乐器进行直观的教学。直观性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向学生直观地展示相应的乐器,一些容易演奏的乐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它的结构特点,演奏方法等,使学生通过丰富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从而获得鲜明的表象,作为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的基础。这与以往教学中只让学生看一幅插图的纸上谈兵相比,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高了,通过实践活动他们对于音乐作品的印象也更深了。
四、通过各种活动展示学生的吹笛风采。
1、笛子校本考级,检验学生一学期的吹笛水平。
校级的笛子考级是检验笛子普及质量和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准。每学期,各班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参加相应级数的笛子考级,通过的学生不仅能拿到教导处颁发的考级证书,还有5颗小红星的奖励。校园艺术节,评选吹笛小能手。
2、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是学校的大型活动之一。
以往各班除了唱歌就是朗诵,几乎没有乐器类节目,现在每个学生都有了一项本领——吹笛,因此每个班都要出一个笛子节目,并最终评选出10个吹笛小能手来加入民乐队,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机会,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整演奏音乐作品的能力,增强孩子学笛子的信心和兴趣。
3、组建民乐兴趣小组,展明珍学子的风采。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民乐兴趣小组编排了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乐合奏,如《茉莉花》、《彩云追月》和《凤阳花鼓》等;另外,我们还把一些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如《牧羊曲》、《隐形的翅膀》和《大长今》带入到了笛子教程中,让民族音乐与经典流行音乐较好地结合到了一起。在12月1日的北片”体艺2+1”推进会上,我们的同学也表演了几个精彩的节目,给前来参观指导的领导和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两年来的笛子教学,虽然有些艰辛,但看着学生从不懂旋律和节奏到现在每人会吹2~3首乐曲,我很欣慰。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吹奏笛子在一定程度上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通过对不同乐曲的演奏,学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民族音乐艺术的内涵,感受民族器乐的音色之美,民族乐曲的意境之美。
现在走在校园里,不时能听见孩子们稚嫩的笛声。愿小小竹笛能让他们有更加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