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
主页 > 笛子 > 笛子教程 >

笛子竹笛的演奏独奏技巧

笛子的口风技术众多国内演奏者争论得很激烈,尤其对口劲和气流速度如何影响笛音存在严重分歧。其实,口劲是需要控制变化的,但是强烈的口劲的确不合适,至少没必要。

口风就是从风门吹出的气流,因此口风技术与风门和气流同时有关。那么口风究竟如何左右笛音,而我们又应该怎样科学地控制口风呢?
    
笛音的本质是什么?是声波。声波的本质是什么?是空气密度周期性疏密交替变化。引起这种空气疏密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是气压和笛管限制。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原来口风技术控制笛音的本质原理在于控制吹口上方区域的气压。当这个区域气压低时,声波只获得低频振动动力,我们获得笛子的低音;当这个区域气压高时,声波具备高频振动动力,我们获得笛子的高音。
    
气流速度会不会决定性地控制吹口上方气压高低呢?不会。道理很简单,气压与气流速度没有必然关系。气压与一定区域的阻流性及气量增加值有关。当一定空间的阻流性很强时,有增量气流进入,则其气压升高很快。请注意,是气体量增加,不是气流速度提高。很细的气流,即使速度很高,也未必比缓速的粗气流气量大。当然,也不是与气流速度毫无关系,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当然气流速度高会比气流速度低带来的气体增量大。气流速度影响的是气体增量,但气体增量不完全由气流速度决定,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气压由空间阻流性及气体增量同时决定,不由气流速度决定。这是定性关系。
    
当我们变化吹口上方空间区域的阻流性和改变吹笛出气量时,该区域气压就会快速变化,从而得以控制笛音高低。高气压获得高音,低气压获得低音,这个关系是最本质的,任何科学理论也不会反对。
    
因此,高速气流不一定获得高音,也可能获得低音;低速气流不一定获得低音,也可能获得高音。人类吹高速气流很吃力,因此我们希望用较为低速气流来吹笛子,可以利用的就是增加吹口上方空间区域的阻流性。收下颌回撤下唇,上下唇一定程度“包住”吹口上方空间,就能增加该区域的阻流性。在这种控制方法下,只需要很小的气量即可获得发出笛音的气压,因此,非常省力。
    
这种策略不仅仅带来省力一种好处。由于采用了尽量少的气量,笛管内空气柱振动受到尽量小的干扰,变得非常有序,该振动的声波振动没有受到抑制,笛膜的振动也很简单均匀,因此中国笛的音色可以非常厚实饱满,也非常通透秀丽。如果配合气流角度变化,则笛音可以获得各种效果,可刚可柔。
    
在这种策略下,我们可以增大风门,用较为缓速的粗气流发出笛音。我在很多地方详细论述过,口腔共鸣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小风门限制了它的效果。采用这种策略时,风门可以开大许多,口腔共鸣获得了充分发挥效果的条件。
    
采用这种策略的一个重要辅助措施是充分打开口腔。不过,要注意,打开口腔不是必需的,但是最好的选择。原因在于,为了维持吹口上方区域的气体增量,在喉部以下必须有一定气压持续不断地存在。打开口腔是为了预充口腔气压。其关系是,因为预充口腔气压所以口腔被充分打开,并不是打开口腔气压就被预充。当然口腔打开越充分预充增压气体越多,对于维持吹口上方区域气压越有利。部分学笛者打开口腔也吹不好,就是没有掌握这个关系的实质,没有在口腔给气体预先增压。如果口腔内气压没有预充,则喉部以下气压会随着气体流出风门而迅速降低,笛音就难以控制了。

吹口遮盖量,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出来辅助解释。当笛子遮盖量越大,则吹口上方区域空间越小,其阻流性越大,增压需要的气量越小。换个方式来认识,就是它在同样气体增量下,可以维持更高的气压,因此对小气量发音更有利。当吹口遮盖量较大时,小气量可以维持很高的气压,对发高音非常有利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