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川音附中17岁的潘林子兴冲冲地给老师但昭义打去电话,汇报自己刚刚闯入第9届李施特国际钢琴比赛决赛。一路走来,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已经从数百位剩下几个。
潘林子,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的入室弟子。在她之前,但昭义已经培养出李云迪、陈萨、左章、张昊辰、杜天奇等钢琴冠军。其中,李云迪在11年前夺得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更令师徒两人一举蜚声世界古典乐坛。
去年3月,这位“世界钢琴冠军教练”应川音之邀回到母校任教,从此开始每10天深圳、成都两边任教的“飞人”生活。这个微微偻了背、却思维活跃、身形敏捷、喜欢微笑的可爱老头儿,尽管已经71岁,依然雄心不老,盼望能在成都发现更多的“李云迪”。
慧眼
看好小手李云迪的另一面
4月1日上午,从深圳飞回成都上课的但昭义,一路上,脑海里梳理着给学生上课的教材。“这次回川音上课的时间很紧,我不想浪费孩子们的时间。”这是他成为钢琴老师几十年来恪守的准则。
但昭义上世纪50年代考入川音,毕业后留校任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是业界颇有名气的钢琴教授。也正是在那时,他发现了陈萨、李云迪,并把他们一手推向钢琴比赛的巅峰。
陈萨曾获得第十四届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大奖及玛祖卡舞曲最佳演奏奖,并因此一举扬名世界。但是当年能被但昭义收入门下,纯属偶然。她很小就被父母送到川音,希望能拜师杨汉果教授门下。只是杨教授不收女学生,这才讪讪转投但昭义。但昭义没有因此拒绝,一番短暂的弹奏面试,他发现小女孩很爱动脑筋,“说不定是个弹钢琴的材料!”遂欣然收下。悉心调教一年,小姑娘就在一个全国比赛上拿了第一名。
学生出了成绩,更多的琴童开始拜但昭义为师,其中就有原本在重庆学琴的李云迪。那时,成渝两地之间还没有通高速,最快的交通工具火车,坐一晚要11小时。要在周日赶到成都,李云迪和妈妈必须周六晚上就踏上火车。有一年冬天,李云迪上课时昏昏欲睡,让但老师颇有些不快。后来,李妈妈抱歉解释,孩子在火车上没睡好,早上6点过就到成都,也没地方可躲冷风,所以有些感冒,但昭义顿时生心歉疚。他给几个学生家长说:“以后你们就不要跑成都了,我去重庆!”1993年到1995年,50多岁的但昭义开始每两周登上前往重庆的火车。
但昭义有一双伯乐的眼睛。李云迪12岁考入川音附中的时候手还小。在一般人眼里,他的先天条件将决定他无法弹奏高难度高技巧的乐曲。但是李云迪的音乐素质好,对音乐十分专注,但昭义没舍得放弃,继续花工夫栽培,“这样放弃太可惜,哪怕以后他转作曲、指挥也好。”幸好李云迪的双手随着年龄,也渐渐长开。
1994年,李云迪参加美国斯特拉文斯基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年幼的他必须得有老师陪同。然而,李家已经没钱给老师支付旅费,但昭义自己掏钱买了机票,陪他一路走到比赛最后。
成名后的李云迪,曾无比深情地说,没有但昭义,就绝对没有李云迪,但昭义就是他“音乐上的父亲”。
授业
因材施教甚至寻找作品原谱
1995年,但昭义应深圳艺校的邀请,从川音前往深圳教学。他一走,门下的几名学生立刻也跟了过去,其中就包括李云迪。在但昭义眼里,李云迪其实一直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李妈妈为了儿子能够出息,也是管教严格。但是有一年,李云迪接连参加三个钢琴大赛,即使春节也不能回老家与爷爷奶奶见面,不由抱怨起来,“太累了,简直不想再比赛!”#p#分页标题#e#
但昭义明白,给小孩讲大道理也不一定懂,便心平气和地把课程改成每周两节。顿时松懈下来的李云迪还没来得及体会快乐,就感觉这种学习“完全吃不饱”。明白过来这是老师在“惩罚”他之后,便哭哭啼啼给但昭义打电话:“老师,我要比赛,我不累!”其实,但昭义还有一句话没给李云迪说:“你累,我比你更累。”
2000年,李云迪参加肖邦钢琴大赛,一路闯入决赛后,他已经可以稳拿第6名。被20多天连番闯关折磨得精疲力竭的李云迪,再度有了放弃的想法。一向对弟子慈眉善目的但昭义一口否决:“你必须给我弹到最后!”狠话说完,他又专门和随队老师找李云迪开会减压。李云迪终于还是继续比赛了,当评委宣布他获得第一名的时候,小伙子迫切地冲下舞台找到老师。抱着比自己矮半头的但昭义,千言万语浓缩成了一句:“老师,我们赢了!”
李云迪的成功,令但昭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他的弟子左章、张昊辰频频横扫世界钢琴比赛的冠军,更让人对但昭义的点石成金充满好奇。“其实,我真的没有什么秘诀,无非就是多一点责任心而已。”
因材施教,也是但昭义的一大法宝。他的学生古静丹学习刻苦,但乐感并不算太强,但昭义上课时就总爱不厌其烦讲解曲目的背景、作曲家最想表达的意境。而这,就归功于他每堂课前的认真备课。为了让学生感知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他甚至愿意为一首曲目查阅数十本资料,看传记、查作曲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甚至寻找作品的原谱……后来,小女孩获得了第九届德国达默斯塔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获得第二名。
每轮比赛下来,他总要求学生去征求评委意见,希望能从评委那里得到宝贵的意见,“这样即使不拿奖也赚了”。
理念
钢琴教育是让大家热爱音乐
作为知名的钢琴教育家,不断有企业找到他,希望与他合办钢琴学校。除了自己在深圳的两个钢琴艺术中心,但昭义几乎将找上门来的合作者全部拒绝,“我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给冠我名字的学校上课,这样岂不是误人子弟?”
钢琴教育的大热,他却无比欣慰:“我一直认为艺术走向大众并非坏事,至少潜移默化间可以提高国民素养。”只是,钢琴教育出现的考级热,让他颇为担心:“现在人们学琴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出自对钢琴的真挚热爱,有的则是功利和攀比心理作怪。考级不是学琴的终极目的,音乐教育应该放在钢琴教育的首位。即使这些学琴的孩子以后不弹钢琴了,但他们有艺术的审美能力,能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这才是艺术教育的成功。”
在给学生上课时,但昭义总希望他们不要盲目追求技巧,“出众的技巧确实会增加音乐的表现力,但这只是一部分。如果音乐不能抓住听者的情感和灵魂,就是失败的。弹得再猛,也只能说震撼人,不一定打动人。”
然而,在古典音乐离大众渐行渐远之际,他也鼓励学生薛啸秋坦然接受“钢琴魔法师”的炫技派定位,“古典音乐不能高高在上,怎样才能符合老百姓的需求,克莱德曼把古典音乐从严肃变得浪漫轻松,希望薛啸秋也能闯一条适合大众口味的路出来。”
如今,71岁的但昭义回到川音,也希望能在成都培养几个李云迪这样的好学生。此番回川,薛啸秋、潘林子等学生又千里迢迢从深圳追随到成都。“现在,我不仅要给这几个学生上课,单独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也不定期在学校举行钢琴讲座,全校的学生都可以来听。”
在深圳开了两个钢琴艺术中心之后,他也想在四川再搞一个类似的教学基地,“我来给老师上课,让他们把我的教学理念传递给更多热爱音乐的人。”#p#分页标题#e#
但昭义还希望通过出书,公开自己的讲课视频以及学术论文。他笑称,以前特别忌讳此等树碑立传之举,“但几十年的心血断了实在可惜,如果能对钢琴教育有一点帮助,那就不负我忙活这几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