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
主页 > 钢琴 > 儿童钢琴 >

孩子学琴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之一:练到高级别才请好老师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在学琴初期,只要随便找个老师就行了。等练到四五级以上,再去请专业性较强、水平较高的老师来辅导。其实,这种做法对孩子学琴相当不利。

  一位从事钢琴教育几十年的钢琴教师十分遗憾地告诉记者,部分有音乐天赋的孩子被父母这样的想法给毁了,他就曾遇到过好几个这样的孩子。本来,这些孩子资质都不错,但由于启蒙老师的专业技术和理论水平较低,给孩子“培养”了一些相对固定甚至顽固的坏习惯,俗称“练歪了”。有经验的钢琴教师都说,教这样的孩子比教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还难。因为要改正他们的这些坏习惯,老师和孩子要付出几倍于从前的努力和汗水。

  因此,孩子练琴初期不但不能草率了事,反而应更谨慎。

  误区之二:孩子练琴越早越好

  有不少家长认为,要让孩子有出息,就必须让孩子早点练琴,而且越早越好。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不满4岁时就开始为孩子找老师,要求孩子学琴,其实这也是不科学的。

  记者采访了本市几位钢琴教育资深人士,他们都对这种做法表示了否定。也曾有医学界人士对此做法的科学性予以质疑。根据研究表明,不满4岁或刚刚4岁的孩子,其骨骼尚未发育完全,骨质偏软,长时间的弹奏对孩子的手指骨骼发育会带来过重的负担。

  这些资深教育者根据自身经验认为,孩子在学前班开始学琴比较合适。因为这时的孩子已经通过两三年的幼儿园集体生活,对自身的行动有了一定的约束力,能坐得下来。而且孩子在学前班学琴,等到上一年级时也不会因功课的突然增多而感到措手不及。因此,这时安排孩子学琴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误区之三:学琴就是为了考级

  本来,钢琴考级是对钢琴弹奏水平的一种检测手段,而非弹琴的最终目的。但有一些家长却视考级为奋斗目标,深陷于为考级而考级的怪圈不能自拔。不仅消磨了孩子考学琴的兴趣,更阻碍了孩子琴艺的正常进步和发展。

  急功近利的家长刺激了汕头钢琴教育市场的畸形发展。高额利润令市场引来众多滥竽充数者,有的钢琴老师仅仅是自己会弹十几二十只曲子便开始招生。教学生时,也只着重对孩子考级曲目的辅导,更有甚者一年只教学生弹四五支曲。虽然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也能过级,但基础不扎实,实际能力与考过的级别远远脱节,十分不利于学生琴艺水平的正常提高。

  误区之四:跳级越快的孩子越优秀

  钢琴教学本来应从入门起步,规范化地循序渐进。钢琴(业余)考级也是遵循这一原则提出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按程度深浅进行分级的。但部分家长只将考级作为孩子弹奏水平的唯一标准,盲目鼓动孩子报考与实际能力不相符的级别,甚至跳级。

  一位在汕头幼儿师范学校从教30来年的教师打了这么一个比方:盲目考级就有如让一个孩子仅上了一年学后,就直接教会他(她)三年级的语文、数学考试题,这样考过之后又赶快接着背五年级的考题,之后再啃初中的考题……以便让孩子能上大学少年班,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令人羡慕的神童。殊不知如此揠苗助长,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损失,这就有如沙地建楼,永远也建不起真正的高楼大厦。

  有关人士指出,家长让孩子学钢琴,应摒除那些功利色彩,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目的,谨慎从师、适龄而学,不浮夸,不攀比。只有这样才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懂音乐、爱音乐,拥有一定音乐鉴赏力的人。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