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
主页 > 钢琴 > 钢琴资讯 >

弹钢琴的机器人和弹钢琴的人,音乐教育永远不会被替代

  现在很流行机器人,有什么机器人服务员啊、机器人管家之类的,现在居然还出现了一个会弹钢琴的机器人,真是科技使人进步啊。前几天央视一套很火的《开学第一课》开播了,开播第一天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个节目是一个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普通话等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孩子们可以从这个节目里学习到新的知识。这不,这刚开学就请来了世界著名钢琴家郎朗以及他的两个爱——李俊杰和徐子豪,还有这个叫TEO会弹钢琴的机器人。这虽然不是第一次在《开学第一课》中提及人工智能了,之前还有围棋的人机对战,但这次的提及,带给观众更多的是疑惑,人类跟机器人比弹钢琴,除了比速度,然后呢?

  撒老师一开始就出了难题——让郎朗从等下的演奏中分辨哪个是机器人弹奏的,哪个是他爱徒演奏的。先开始上场的是10岁的李俊杰,与机器人藏在幕后,分别弹奏肖邦名曲《幻想即兴曲》。

  这里小编想说一句,你要不是音乐专业的人,你恐怕还真的分辨不出哪个是人弹奏,哪个是机器人弹奏。但郎朗老师揭晓答案的时候,说了一句:“机器人弹得速度很匀,没有错音,但音乐性差,而人弹得虽然有个错音,但是有强弱对比,音乐里有感情。”

  看到这里,节目组为了再次发挥机器人的优势,安排了11岁的徐子豪与机器人演奏以速度炫技著称的《野蜂飞舞》,再一次上演了人机之间的速度与激情。

  这一次,作为非音乐专业的观众都听出来了,机器人所演奏的虽然在速度上赢过了人类,但是在感情上输的彻彻底底。

  看到这里,小编想问那些正在学琴的孩子们,你们从开始的练习曲到后面的世界名曲,投入了多少的感情呢?每次练琴是带着感情,还是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练琴?这样的练琴跟机器人又有何分别?

  在节目最后,撒老师说:“机器人弹一百遍都是一个样,但如果是郎朗老师弹,可能每次弹奏的不相同,诠释的音乐也不相同。这就是为什么艺术上人永远高于机器的地方。”

  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机器人不断地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但那又怎么样呢?机器人TEO有53根手指,可以快速、准确的弹奏每一个音节,但这不叫演奏,只是单纯的复制了这段乐曲。可人类不一样,人有着丰富的情感,在演奏乐曲时可以加入自己所体会的情感。毕竟艺术也源于人类对于自身情感的体会,也是表现人类情感概念的符号。演奏者不经意间出现了一个小错误,也是欣赏的一部分,这些更加的能体现出音乐的立体感,让听众觉得音乐更加的真实。

  在这个满是机器人替代人力劳动的时代,音乐是永远不会被机器替代。科技和艺术就像世界大师达芬奇所说的,有交集却有无法代替。

  马云之前专门为音乐教育做过一段演讲:

  他用自己的方式自信的指出国内现在的教育状态,在痛批语数外的同时,家长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中国“教育”的“教”做好了,而“教育”的“育”呢?创新力、想象力、鉴赏力都不如国外的国人,除了能好好学习,争取考上清华北大,之后再找份好工作,其他的呢?即使文化课都过关了,那音乐教育呢?

  不得不说,美国这一点比中国想的早多了,在孩子幼儿园时期就开始重视对孩子的音乐教育,并且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马云说过。学习艺术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人”。 音乐是开启另一扇世界大门和人类智慧的钥匙,而美术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肥沃的土壤。现在的中国,已经不缺物质条件,最缺乏的只是文化精神上的沃土。小编想说,学习科技固然重要,但请别忽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和科技应在同等的位置上。家长们,别因为你自己错误的理解,忽视孩子的艺术教育,请你和孩子一起走向音乐的殿堂,感受音乐给你带来的享受。在这个被科技吞没的世界,让孩子学习一门永远不会被代替的技能吧!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