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古琴?古琴的鉴赏标准浅说
形制主要指古琴外部(也包括槽腹制度等视力所及的一些内部结构)的表现特征,包括:琴式(如伏羲式、神农式、连珠式、仲尼式等等)、外形尺寸、槽腹制度、造型特征、池沼特征、岳山、护轸、冠角、龙龈、尾托、轸池、琴徽等等。琴人派重视形制,原因大致是两个:首先,形制特征是类型学断代的核心内容。其次,通过形制特征来判断老琴的斫制水平。这两者最终都与声音(或声音的潜力)相关。
就斫制水平来讲,大致可分成三类,一是名家名斫;二是内行琴,是懂琴的行家里行手所斫,或者不著斫琴人名,或者知名度小,俗称“琴人琴”;三是外行琴,是不懂斫琴制度的外行所斫,俗称“木匠活”、“嫁妆琴”,制度乖谬,外形难看,多数不堪下指,难以弹奏。“琴棋书画”在宋代开始联系在一起,成为雅文化的代表。时间长了,雅俗共用,雅俗交融了。嫁闺女,也找个木匠“打”张琴,充书香门第,几成风俗。“木匠活”“嫁妆琴”的名称是从这里来的。名斫、琴人琴是琴人派特别看重的,也是琴人派选择古琴的必要条件。
断纹,严格讲不属于形制范畴,依其重视程度放在形制的此处讲。毕竟,断纹算是外观的一部分。断纹是漆灰老旧的重要表现。重视断纹,一是断纹多寡会影响声音松透程度,二是断纹是古琴独特的审美内容,会让古琴具有沧桑、古朴美。没出断、或者断纹少的老琴,极可能是斫制年代较近。年代久远的琴,即使重修,数年之内也极易出丰富的断纹。
琴式种类比较多,但是宋代以来,以仲尼式最为普遍,此造型中庸、和谐,也利于发声。伏羲、灵机、落霞、蕉叶、连珠也比较多见。一些变形、独创的琴式,如果造型合理、美观,也颇受欢迎。如湖南博物馆的“鹤鸣秋月”,其造型是中轴对称的两只鹤(此点经王鹏先生指示),与琴名相应,造型典雅合制,极富巧思妙想,是极难得的好造型。琴人选择古琴是要常伴在身,时时抚弄的,造型不满意就很别扭,这也是琴人派比较重视外观、琴式的原因。
工艺主要包括了漆灰的构成、厚薄,配件的材质等等。漆灰的构成、厚薄,对声音好坏和琴的坚固耐用与否是很关键的。这两者对经常弹奏的古琴来讲很重要。明代的琴,灰胎偏薄,用瓦灰比较多。这样的工艺对声音的松透有利,只是不够坚固,容易磨损、受潮脱落。多数琴的灰胎是用鹿角霜,比较坚固而磨,声音坚实清润。
款识对琴人派来说是颇富人文趣味的东西,可以为古琴增光添彩。题识多的琴,还可以用来做拓片,琴的雅韵与金石趣味相结合,既可以自赏,又可赠人,是很风雅的事。另外,琴名也是琴人比较在意的。古人给琴命名,多数依据琴的音韵特征,有些则用典故。老琴琴名是很值得玩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