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主页 > 古琴 > 古琴教程 >

古琴的定弦和调试

  1. 古琴的传统上弦法中,先将琴弦右端用绕在琴轸上的绒剅拴住,向左拉过岳山、面板直至绕过龙龈缠在琴底的两个雁足上。[6]如果要调节音高,则通过旋转琴轸来调节绒剅长度来控制弦的张力实现。有时为了防止琴轸与琴身打滑,会在琴轸与轸池接触位置使用松香。

  2.古琴演奏时,须将七根弦散音调成一定的音阶,称为弦式。在古琴音乐中最常用的是正调弦式,一弦至七弦音名是 C-D-F-G-A-c-d,首调唱名是 sol-la-do-re-mi-sol-la。历史上,以第一弦为黄钟,第三弦为仲吕(也是音阶的宫音),按五声音阶定一弦至七弦音高为“下征、下羽、宫、商、角、征、羽”。[8] ,正调弦式又称“仲吕均”。而在正调弦式上可以“借调”演奏黄钟宫调的作品(如《秋风词》等)。 为使散音适应不同调的作品,可以在正调弦式基础上,通过收紧(“紧”)或放松(“慢”)一定的弦数,改变宫音位置和弦间关系,成为新调音阶弦式。例如,紧五弦使五弦升高半音,得到C-D-F-G-A♯(B♭)-C-D,称为无射均弦式。

  3.

  一、正调的定弦

  (一)所谓正调

  所谓正调,是从古至今最常用、最主要的调式。正调是琴的基本调式。

  正调亦称宫调、正宫调、黄钟调、仲吕调等。其一至七弦的音高分别为 Sol、La、Do、Re、Mi、Sol、La (5612356)。大部分琴曲都是正调琴曲,其最具代表性的有:《平沙落雁》、《流水》、《梅花三弄》、《渔樵问答》等。另有《醉渔唱晚》、《忆故人》等琴曲也借此调弹奏。

  (二)正调定弦

  一般古琴的定弦,往往只调整相对音高。所以,古琴定弦时,往往采取两弦对应调整的方式。运用散音、按音、泛音都可以定弦。以下就介绍三种简单的定弦方法:

  (1)散音定弦

  以耳听方式直接定弦。自一弦至七弦音高为5612356 。

  (2)按音定弦

  七弦散音应与四弦九徽按音等高。

  六弦散音应与四弦十徽按音等高。

  五弦散音应与三弦十徽八分按音等高。

  四弦散音应与二弦十徽按音等高。

  三弦散音应与一弦十徽按音等高。

  二弦七徽按音应与七弦散音等高。

  一弦七徽按音应与六弦散音等高。

  七弦九徽按音应与五弦散音等高。

  六弦十徽按音应与三弦散音等高。

  五弦十徽按音应与二弦散音等高。

  (3)泛音定弦

  七弦七徽泛音应与四弦九徽泛音等高。

  四弦十徽泛音应与六弦九徽泛音等高。

  六弦七徽泛音应与三弦九徽泛音等高。

  三弦十一徽泛音应与五弦十徽泛音等高。

  五弦七徽泛音应与二弦九徽泛音等高。

  四弦七徽泛音应与一弦九徽泛音等高。

  一弦七徽泛音应与六弦散音等高。

  二弦七徽泛音应与七弦散音等高。

  二、主要的外调

  (一)所谓外调

  所谓外调,指除正调以外的其他调式。在琴曲中,各种外调的应用,都较正调为少。但外调的应用,在琴曲中也非常常见。很多重要琴曲,都是以外调操弹。

  琴的外调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蕤宾调、慢角调、清商调、太簇调、慢商调、无射调、凄凉调等。

  以下就对最主要的几种外调,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二)蕤宾调

  调式名称:蕤宾调、金羽调等。

  定弦方法:以正调为基础紧五弦,使五弦九徽泛音与三弦十徽泛音等高。

  代表琴曲:《潇湘水云》、《阳关三叠》、《唉乃》等。

  (三)慢角调

  调式名称:慢角调、林钟调、黄钟宫调等。

  定弦方法:以正调为基础慢三弦,使五弦九徽泛音与三弦十徽泛音等高。

  代表琴曲:《凤求凰》、《风雷引》等。

  (四)清商调

  调式名称:清商调、夹钟调、小碧玉调、姑洗调等。

  定弦方法:以正调为基础紧二、五、七弦,使三弦十徽泛音与五弦九徽泛音等高,使五弦十徽泛音与七弦九徽泛音等高,使五弦七徽泛音与二弦九徽泛音等高。

  代表琴曲:《捣衣》、《秋鸿》等。

  (五)太簇调

  调式名称:太簇调、夷则调、慢宫调等。

  定弦方法:以正调为基础慢一、三、六弦,使五弦九徽泛音与三弦十徽泛音等高,使三弦九徽泛音与一弦十徽泛音等高,使三弦九徽泛音与六弦七徽泛音等高。

  代表琴曲:《获麟操》等。

  (六)慢商调

  调式名称:慢商调

  定弦方法:以正调为基础慢二弦,使二弦与一弦等高。

  代表琴曲:《广陵散》

  (七)无射调

  调式名称:无射调、紧五慢一调等。

  定弦方法:以正调为基础紧五弦慢一弦,使五弦九徽泛音与三弦十徽泛音等高,使一弦七徽泛音与五弦散音等高。

  代表琴曲:《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龙朔操》等。

  (八)凄凉调

  调式名称:凄凉调、楚商调等。

  定弦方法:以正调为基础紧二、五弦,使五弦九徽泛音与三弦十徽泛音等高,使五弦七徽泛音与二弦九徽泛音等高。

  代表琴曲:《离骚》、《屈原问渡》等。

  4. 古琴的漆有胎漆和表漆之分。胎漆有鹿角霜、瓦灰、八宝灰等不同质地,表漆有黑、黄、紫、褐各种颜色。胎漆中的鹿角霜是一种中药成分,磨成粉与生漆拌合上于琴体表面,质地坚固,不易磨损,时间越久,琴的音色越透,故历来为人所重。鹿角霜胎在传世古琴中最为多见。八宝灰胎是用金、银、珍珠母、孔雀石等数种珍贵宝石粉掺于鹿角霜中与生漆合成,其质地最为坚硬。瓦灰胎的优点是声音较松散,但时间久了易成片剥落,难于修理。古人制琴一般要上漆胎数次,依次递薄磨平,直至琴面平整无刹音方可。上好漆胎后,再髹表漆。古人一般还要用桐油经过数次合光、退光。

  中国的生漆又称大漆,在数千年的斫琴实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漆是漆树分泌的一种天然津液,所含的成份主要有漆酚、漆膜、胶质和水分等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含有丰富的铜、铝、钙、钾、镁、钠等金属矿物质元素,这些元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网络状的立体大分子结构。生漆中这种天然有机化合物成份所形成的网络状分子结构,使阴干后的生漆表面在韧性、弹性、硬度等方面得到极大地加强。考古发掘出土的战国时期漆饰完好的古琴及大量的唐、宋、元、明、清传世古琴的漆胎表面那种耐酸、耐碱、耐湿、耐燥、耐低温、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的种种特质,均达到了惊人的高度。经千年手指的操弄、磨砺,其琴面仍然完好无损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古琴的髹漆,非这种天然的生漆莫属。时代久远的琴因长期振动发声,表面漆膜逐渐变化开裂,在琴身上形成各种细微的裂纹,非常美观,称为“断纹”。断纹是鉴别古琴年代的重要依据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