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的体质,上面为梧桐木,下底为楸梓木,是用两木相合制造的。
《太古遗音》琴材论云:“梧桐之材,心虚理疏,举则轻,击则松,折则脆,抚则滑,轻、松、脆、滑,谓之四善。”所以用它来作面板,能发出美妙的音响。
楸梓之木,心实理坚,《洞天清禄集》择琴底云:“面以取声,底能匮声,底木不坚,声必散逸。”所以用它来作底板能凝聚美妙的音响。
其它嵌镶的零件,如“岳山”、“龙龈”、“焦尾”、“凤轸”、“雁足”等,另用紫檀、玉石或犀角、象牙配制。
通体外层,都以灰漆伏布底,光漆饰面,历代相传,式样多种,最常见通用的为“孔子式”。(小问注:孔子式即仲尼式)外表弧圆,内里洼陷,形如覆瓦的,为面、为上。外表平正,内里微洼,形如仰瓦的,为底、为下(底板也有内外都是平的)。两合而虚空的,为腹、为中(即共鸣箱)。其一低俯而宽阔的,为首、为前。一端高翘而狭窄的,为尾、为后。其两侧边,则斜而直,为左右、为外内。琴的形体大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