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百科 >

国内外筝家书信摘录

△ 马来西亚陈蕾士教授来信说:“我一向从事音乐史研究工作,颇知传统音乐的价值,朝阳筝会既以发扬传统为宗旨,可谓深获我心,自当热诚拥护。”

我年逾古稀,身休衰弱,七月大会无论如何决定出席,不过届时我需要迟到早退,千祈鉴谅是幸!”

△ 马来西亚郭成焕先生、加拿大叶帼仪女士,林贤洲先生、香港蔡稚丝女士等因已有其它安排,对不能出席这次会议深表遗憾。

△ 上海郭鹰先生信中说:“我年近八十,深知此会议之重要,非参加不可,故摒弃一切不便之硕虑,届时一定束装北上……”

△ 南京孙梓仙等先生获得朝阳会议即将召开,来信表示:“万分兴奋,……此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义举,书载千秋史册。”

△ 西安高自成先生来信说:“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要继承、发展。此次的交流活动,也看看我们的后代怎样?互相交流、提高。很有必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这几位元老又能相聚在一起了,也许是“烛影摇红”但历史终将会承认,并记入史册的……”

△ 浙扛义乌蒋萍先生寄来贫词说:“树有根,水有源,古筝要振兴,传统不能忘,参天古木从根起,激流千里始于源,炎黄子孙爱华夏,民族文化要弘扬!”

△ 林坚同志信中盛赞这次大会:“这是一次移风易俗振兴民族音乐文化的创举,是一次将载入近代古筝艺术史册的重要活动……为发展古筝事业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代表广西的筝友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 韩庭贵同志来信说:“我们山东筝界不论老师或者学生,都希望能参加……望能给予照顾”。

△ 姚旭同志来信说:“就在您发出通知的前一天,我父亲刚刚病逝,这对他是终生的遗憾;当曹先生去年给他的信中提到此事,他就一直为这次会议作准备……,父亲本打算今年同先生一起来朝阳参加“研究会”,可他却是先走了。”

△ 张责声同志来信说:“没有过去就没有今天。没有老筝家的几十年竞竞业业的苦心经营,也就没有今天筝苑繁花似锦的局面,不能忘记传统,不能忘记曾为筝艺作出卓著贡献的前辈艺术家,方能推动古筝艺术的健康发展。”

△ 梁毅夫同志信中说:“我们河南筝人都非常高兴,尤其任(清志)老先生,感到在晚年能参加如此盛会,实属难得。任老已退休多年,长时间不弹筝了。为赴此会,已开始恢复练功,其精神实在令人钦佩。”#p#分页标题#e#

△ 王刚强同志来信说:“我多么想见见老师啊!中传研讨会为我提供了这样好的机会……我很感动”。

△ 杜雅超同志来信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绝不能错过。”

下一篇:塞外古城朝阳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