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百科 >

筝艺历程及其反思

  二、演奏方面

  1.演奏技艺和声韵

  近年古筝的演奏技艺得到空前的发展,在整个普及层面上得到了一个极大飞跃,极大的丰富了指法、技巧,如双手摇指同步进行、快速行进的指序演奏等各种手段的多样化,无疑丰富了所表达内容的色彩,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但在左手弹奏手法丰富了的情况下,却又偏废了“左手是灵魂”、“以韵补声”的基本准则,加之新创作曲中也没很好考虑到这些关系,许多演奏者一味的追求纯技巧表现,尽在快速弹奏上下功夫,而不重视左手吟、揉、按、颤的韵味处理与运用的提高。目前演奏中存在的共同特点:有声无韵、有快无慢、有动无静,这些状况与创作也有一定的联系。普遍演奏杂技成分多于艺术创造,竭力追求演奏中的表面效果,以技惊人为目的。德国古典作曲家巴赫曾批评那些炫技派专家:“它们精湛的演奏确实使我赞叹不已,但是激发不了我们的情感;他们制服了我们的听觉,但满足不了我们的听觉;他们使我们目瞪口呆,但打动不了我们的心弦。”非常精辟的论断。这是对“以情动人,还是以技惊人”的鉴定意见。一个好的演奏表演应当是“情”、“技”兼而有之,才能称得上是完美的艺术效果,偏执一端都是错误的。技法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以此传情,情、技两者融为一体才是最美好的演奏典范。各种高难度、复杂技巧的演奏,对专业训练提高演技,是很必要的,纯属训练水准范畴的另一类练习作品,从内涵寓意上来说,不存任何情感色彩上的东西,是一种纯机械操作,形同设定程序的机器演示,它是缺乏艺术生命力的,高难度技法,由于乐曲的情感发展需要而出现,或华彩部分,为发挥演奏者个人水平的一种展示还是必要的,恰到好处地把握好分寸与尺度是十分关健的,冗长则会令人生厌,或涣散欣赏者情绪,那样则适得其反。这对演奏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演奏修养与表现

  许多演奏者,不重视自身文化功底的修养,除了能弹个筝,对与筝艺所涉及的其它知识领域几乎茫茫然,就筝文化而言也是知之甚少,但他们却都是著名的“演奏家”,往往连自己所弹曲目的来龙去脉都说不清楚,曲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都未作过详细的了解,从何去准确的表现它呢?著名的歌唱家帕瓦罗蒂说:“独唱音乐会的曲目我需要准备三年,要评论界满意……要使有音乐修养的听众满意……还要使广大的听众满意。”(威廉.赖特《当代歌王帕瓦罗蒂》)这些世界级的艺术家们是那样严肃的对待作品,对待听众,精益求精的再创造,这种认真踏实对待艺术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

  筝的流派很多,风格迥异,彼此间的曲式风格、演奏方法、指法都存在着很复杂的差异,很多演奏者没有认真去研究它,了解它的特殊性,因此,对风格性的乐曲表现处理打不到点子上去,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区分彼此间的差异,又怎么谈得上准确把握各地区风格性作品的本质呢!

  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奏者来说(这里我们且把“家”字摆到一边去),应当首先认真地把有关筝的知识尽可能掌握得多一些,自己是在哪个流派从艺启蒙的,应立足于其中,多掌握些过硬的曲目,扎实些。尔后,再认真地去学其它流派的优秀曲目,以丰富自己,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累积,细心领会各流派间形成独特风格本质精髓之所在,决不能把自己原先的技法随便替代其他流派类似的演技,很多风格上的细微差异是不能混同的,正是这些细枝末节才构成整体上的风韵各异来,否则便是“南腔北调”或是“千佛一面”,常常听到潮州筝曲中有河南味,这样的演奏就失去了真切,效果就不地道了。搞演奏的应懂得起码的美学知识,审美准则,否则无法将演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其间应当对自己所演奏的曲目认真、细致的剖析,从曲情、背景、作者创作意图去寻求表现方法。要克服心浮气躁,不求甚解的作风,对作品反复揣摩,精细的推敲其每个乐段、乐句乃至每个音符处理的得当与否,这是进行二度创作不可缺少的态度。大凡能这样严肃认真对待演奏的人一定能取得听众、评论界的客观认同。

  近年来音像市场出版古筝资料特多,是好事,宣传了古筝,大潮之下鱼龙混杂,许多碟版或带子都冠以“国乐精品”“名人名曲”“古筝传奇…“古筝经典名曲”等等,还嫌力度不够,署名日本某某录音大师真空管录制,可以说弹得好,录得好,录得精细,高保真产品,有的还有“发烧天碟”字样,打开看看介绍则更是妙不可言,几乎所有碟版演奏者都“国宝”级大师,想来“此曲只应天上有”!但听后,十分扫兴,懊恼,真正的精品少得可怜。曾听了王中山的《溟山》一款CD,介绍还本本份份,演奏出色,录音水准虽不是太上档次,但很实在,没有过分的商业炒作。以上的一切,反映了筝界不少朋友,难耐求实、探索的寂寞,不愿做十年磨一剑的切实工作,将自己的“精品”做得更“精”一些,不要利用商业炒作去抬高自己,弄得不好会把自己给炒“糊”了。急功近利之心太切,对自身的艺术修养是极为有害的。

  八十年代以来筝界盛行一种署名名方式,即:某某曲、某某演奏谱。在民乐界有此类事,然而筝界特盛,而在洋乐中倒还没有看到,什么贝多芬曲,某某演奏谱,德彪西曲,某某某演奏之类的事发生,不客气的说,这与剽窃又何异!既不是改编,又不是合作,仅仅是弹弹而已,竟连考级也选用这样的版本,这种做法是很不应该的。中国人素来自称是礼仪之邦,最讲德行,推崇格调至上,为什么还不如外国人修养呢?从事艺术事业的人,更应重视自身德行的端正,德、艺兼备是塑造自我形象的前提。我们所熟悉的哪一部外国名曲,不是经各国大师们演奏过的,数不胜数。他们何尝没有倾注过自己的体会与心血,不断融人曲中,很多作品的内涵与境界,都比原创者设计的要求更丰满,更神采可鉴,效果更出神入画,但谁也没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当然,这观点的提出,让部分人很不舒服,受点震撼,将有助于我们以更严肃的态度去对待艺术,由此倒要捡块“它山之石”来,以正我们的治学风尚。

  许多古筝经典代表曲目的CD或磁带,经某些演奏者改得面目全非,但也并没有因此而使曲子更加精彩起来,不过这倒没标上某某人改编的字样。凡此种种我们觉得,这是不懂得尊重前人的成果,缺乏足够的修养,对艺术极不负责的做法,这种音响制品在信息时代传播极快,范围广,影响大,导致正、误混淆。因此那些成了“家”的筝人,应格外谨于言而慎于行,因为你们的举手投足都会有影响的。

  演奏上的浮躁、浅薄、轻率也是筝演奏中常常遇到的现象,乱加花加点,特别是那些非潮汕地区的筝人,演奏潮州筝曲、客家筝曲时,板前花是信手拈来,板眼倒置,点、吟、按、颤无轻无重,指法错误到随处可见的地步。然而,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如果都是些业余演奏者所为,倒还情有可原,可很多都是吃专业饭的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为什么不虚心些,自费去广东潮州找个老师好好认真进修一下呢!

  记得,曾读过周延甲先生等好几位同仁有关花指、刮奏等方面的专门著作,研究人微,颇有见地,的的确确是一门学问。而今,在某些已出版的“精品”古筝版片中,常常听到不堪入耳的刮奏、花指,根本无美可言。这些演奏者在公开的舞台上表演也是如此,他们根本不懂得这门学问,随意刮来刮去,以造声势,如同筷子刮搓衣板一般,令人难以忍受,无丝毫艺术修养可言,很多听众误认为筝的演奏“大概就是这样刮来刮去吧!”这种轻率、毫无修养的演奏表演,有损于古筝的美好形象。我们这辈筝人,从各方面去提高自身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肩负着为人民提供美好的精神感受和具有美学价值的精神产品的责任,首先自身“立美”能力是否能够达及是至关重要的。

  3、表演动态与乐曲

  八十年代起舞台演奏表演提倡要投入些活泼、洒脱,要有形体上的流动,专业团体、院校都非常重视这一点,演唱、器乐演奏都非常讲究这样的表演动态,不论是什么样的曲目演奏,都必须有相应大幅度动作相伴,但动作不外那么几套,因人而略有差别,每弹一弦都要猛抬手,轻轻收起或闭上眼睛,若有所思,或是蓦然,寒噤般的一抖,小快板上,头立即随节奏左右摆动……或是身体荡漾,宛若舟摇。其形体动作远远超出实际的演奏音响效果,有的演奏者那种自我陶醉、自作多情的扭捏作态,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指挥家王甫建的《朴实无华方为美--对民乐表演中的一些问题的看法》一文中指出“某些器乐演奏者在民乐表演中过分地追求外在的表演效果,在与音乐无关的形体动作上哗众取宠,都是在音乐韵味之形与神关系上处理不当,缺乏分寸感与适度感的结果”,音乐作品给人以音响的美感上的愉悦,不是完全靠表演者形体动作而达到愉悦听众,表演动态是因表演者对乐曲专注投入时,因情而发,必然相得益彰,贴切、自然、和谐,有助于整体表演效果的体现,是可取的。反之会破坏演奏效果,使作品失去原有的光彩,所以要在分寸感和适度感上下功夫,使作品能形神统一,更具感染力。

  4、风格性演奏与修养

  素来说学什么,象什么。筝演奏中同样存在这个道理。风格是什么?是各个时期间,各地域间、流派间、不同演奏者、不同师承渊源间演示方面的差异,便是形成风格的内容,风格性乐曲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园地,对演奏者来说是必须认真探索学习的,否则在我们演奏中便很难将其准确地运用娴熟,感人肺腑,那些风格性很强的乐曲特色就无法表现得有声有色。失去了风格的作品就什么也不是了,也失去了感染力,这样的演奏是不成功的。例如我们在学习潮州筝曲的时候应懂得它的指法、运指规律,要领会方法、板式结构、调式、记谱方法,当地通行的习惯专业术语,名称等都要了解,什么叫轻六、重六、活五调,二四谱与常用记谱方式有何关系等,演奏上有哪些讲究,又如学习河南筝曲又该掌握一些什么?风格上要抓住什么主要特征,摇指、游吟运用规律,它的4、7音高与其它地方曲目有什么区别,音群组合的要点……秦筝、浙派筝曲风格上应强调什么,差别何在等。诸如此类风格学问十分复杂,不沉下去用心去认真钻研,很难将自己所演奏的曲目表现得恰如其分,就体现不了那些多彩浓郁的风格特质。许多青年演奏者不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深入研究,是不能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的,表演决不会动人的,缺乏魅力,而这方面的修养也决不是靠一时半会就能拥有的素质,艺术素养的升华是个长期的积淀,不懈的努力是根本。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