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舞曲》
原为刘铁山、茅沅曲,由尹其颖改编移订成为古筝独奏曲。本乐曲原为西洋管弦乐曲,后经由彭修文改编为中国民族管弦乐曲,流传更广。改编成古筝独奏曲后,乐曲从各个角度都发掘了古筝的音乐表现力。在慢板部分所运用的摇指技巧不但细密、流畅,而且讲求音色和力度的微妙变化;左手在低音区模拟出长鼓击奏的音型,使乐曲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节奏感。乐曲伊始,优美而抒情的慢板旋律(右手均匀的摇指)伴随微微的鼓声,宛如婀娜多姿的少女们在朦胧的月夜中翩翩起舞;随着音乐情绪的逐渐高涨,乐曲越来越热闹,恰如青年男女纷纷加入,踏歌起舞。乐曲中还有一个三拍子的歌唱性乐段,仿佛是恋人们边歌边舞,互表爱慕之情。乐曲最后一段是主题的再现,气氛更加热烈,演奏也更加奔放,生动地描绘出瑶家儿女在喜庆佳节歌舞时的欢乐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