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百科 >

云和筝与轧筝

  云和筝和轧筝都是唐代的创造。

  我国古代乐器家族里,以“云和”取名的乐器不少。如“云和琴”, “云和瑟”,后又有“云和琵琶”。似乎这种“云和筝”的“云和”,就是仿照上述乐器而用于秦筝的。柳琴、瑟的“云和”仿“云和筝”而成。在几百年的唐代,好象“云和”又专门指筝了。

  什么叫“云和”?唐代典籍中有过明确的解释。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说:

  云和筝——其头象云。

  这是说,云和筝因“其头象云”而得名的。这和:“凤首箜篌”的“凤首”是相同的以形命意。宋人陈《乐书》对“云和”也有同样的解释。他说:

  唐清乐部有云和筝,盖其首象云。

  云和琵琵如筝,用十三弦,施柱弹之。是黄钟一均,而倍六声。其首为云象,因以名之。

  《旧唐书•音乐志》解释“云和筝”时也说:

  如筝稍小,曰云和,乐府不用。

  可惜这种筝只在唐代清商乐中应用过,以后就不再见文献著录和它的应用了。

  白居易有一首专门咏云和筝的诗。说:

  非琴非瑟亦非筝,拨柱推弦调未成。欲散白头千万恨,只消红袖两三声。(《云和筝》,《全唐诗》第1120页)

  王昌龄《西宫春怨》写道: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同上,第330页)。

  从王昌龄整个诗看,这里说的是“云和筝”,因为他在《青楼曲》、《青楼怨》、《行路难》等诗中,都写过筝。一些人认为他是说琵琶,因为诗中有“斜抱”字样。其实,由于云和筝,“如筝稍小”,所以可以斜抱着弹奏。也因为它的似筝似琵琶,又有十三弦,所以弹奏出的声音“三分之中,一分筝声,二分琵琶声”(《乐书》)。

  关于云和筝的创制年代,从王昌龄诗可知不会晚于盛唐。因为王昌龄是698—756年间的人。

  轧筝。马端临《文献通考》说:

  轧筝。唐有轧筝。以片竹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

  唐代诗僧皎然(中唐时人)有《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写道:

  君家双美姬,善歌工筝人莫知。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宛转声相随。夜静酒阑佳月前,高涨水引何渊渊。美人矜名曲不误,蹙响时时如迸泉。赵瑟素所佳,齐讴世称绝。手歌一动凡音辍,凝弦且莫停金垒。(《全唐诗》第2015页)

  由此可知,轧筝当在中唐大历年间(766—779)已经出现。关于其他样式的筝,我们将在后面再谈。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