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百科 >

筝与瑟之辩证关系

  筝、瑟同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周朝时,瑟已在宫廷中应用。至于筝,据东汉应劭《风俗通》记载,当时为“五弦筑身”处于雏形时期而出现于民间,构造简陋,技艺浅略,正如西汉桓宽《盐铁论》所说:“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鼓缶弹筝而已,无要妙之音,变羽之转。”若与瑟相比,显然是逊色了。然而筝在“五弦筑身”基础上,吸取了瑟优点进行了改造。首先制筝材料“易竹以木”(《说文通训定声》语)同时将筝体放大,筝弦增加这就是《风俗通》所记载的,东汉时期仅流传于山西、甘肃一带,还尚未普及形状似瑟之筝。形似瑟之筝,在演奏技法方面,瑟对筝之影响,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这是因为筝(尤其是改造后形似瑟之筝)与瑟的发音及弹奏原理基本相同,所以可大幅度进行借鉴,使筝的表现力日渐丰富,正如东汉候瑾《筝赋》云:“……上感天地,下动鬼神,享祀祖宗,酬酢佳宾,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

  改造后的筝虽形似瑟,但在构造上也有不同之处,据公元1935—1973年的不完全统计,出土之楚瑟(春秋战国时期)及汉瑟(西汉时期)共十八具,均有弦枘四个及尾岳三条(弦枘即在瑟尾用以栓弦之装置尾岳即后梁);其三条尾岳承外九弦、中七弦、内九弦。(见附图)

  由于弦的分组,使我们强烈地感到,周汉时期弹瑟技法,必然根据弦多与分组的特点而发展,弹筝技法,则也必然根据弦少而不分组的特点而适应。

  筝在沿革,瑟也在变化。后期的瑟,逐步向筝接近,既无四个弦枘,也无三条尾岳的装置。有无四个弦枘,只是一个形体上装置问题,与弹瑟艺术的关系,还看不出有什么本质的联系。而三条尾岳,则直接关系到定弦方法问题,又因其弹奏方法,是随着定弦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宋朝瑟的定弦方法,据《宋书•乐志》载姜白石说:“凡瑟具五声(宫商角徴羽)五声为均(组)凡五均,其二变(变宫、变徴)之声,则柱后折角羽而取之。五均,凡二十五声”。

  日人田边尚雄在《中国音乐史》中说:“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由中国传入朝鲜二十五弦之瑟,称之为“李五家之瑟”,其定弦方法:“除中央一弦,余分前后十二弦,前十二弦顺次出低音部十二律;后十二弦顺次出高音部十二律”。

  根据上述两种定弦方法。已无三条尾岳之装置了,其构造与筝已无什么区别,只不过瑟大而弦多,筝小而弦少而已。明朱载堉《律吕精义》云:“瑟与筝大小虽异,而样制相同也。长短高低比筝加半倍可也,首尾宽狭比筝加一倍可也。上弦设柱与筝同,但音调不同。”可见当时周汉之瑟已经失传,他们不知周汉时期原瑟有三条尾岳承外九弦,中七弦,内九弦的定弦方法,而《律吕精义》只是根据筝的式样放大而已。

  宁波市“天一阁”藏书楼所收藏的二十五弦瑟,就是比筝大而已(瑟体全用黑漆)见近代画报所载,也是这类的瑟。因此在弹奏技法上,筝瑟相互影响,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了。

  由于我们不了解筝、瑟演变过程,只看到后期的瑟,与筝相似而大,故有人视筝为小瑟,如明郑世子《瑟谱》认为“今之筝即古之小瑟。”近代也有人有这样看法,其实这是一个误会。形似瑟之筝,据各种历史文献记载:魏晋时期有十二弦,隋唐时期有十三弦,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瑟,根据各种史料记载,先后有过五弦、十五弦、二十三弦、二十五弦、二十七弦、三十六弦、五十弦等,最后以二十五弦为最流行,未见有十二弦或十三弦瑟之记载。上面提到的出土瑟十八具,除二十三弦与二十四弦各两具之外,其余皆为二十五弦,也未见有十二弦或十三弦之瑟。由此可见,十二弦与十三弦筝非古之小瑟。若指十四弦或十五弦筝为古之小瑟,也非事实,因为十四弦筝,系元明时代的产物,非古之小瑟。

  东汉应劭《风俗通》载文说:“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两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所谓“改作”,是指在筝原来基础上加以改作,但仍不失其筝之特色,故有“筝形如瑟”之说。可见作者对改作后的筝,仍承认其筝,否则按瑟仿造,无筝之特点,也就不会有“筝形如瑟”之说了。

  《急就篇》唐颜师古注:“筝也瑟类也。”此说较为确切。筝经沿革后,所产生的是支分类属的关系。早期(指汉及汉以后)的筝与瑟,有着共性关系和特性差异,后期(指明朝前后)的瑟与筝,共性增多了,特性减少了。在发展过程中,筝的优点对瑟来说,有演奏方便,携带轻巧,造价便宜,易于流传等优点,因此,瑟的作用逐渐为筝所替代了,这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