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不仅受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热爱,也在世界上,尤其是东亚各国人民群众中有着相当深厚的影响。早在公元二世纪时,筝就传入新罗等朝鲜半岛诸国,推动了伽椰琴的诞生与发展;五六世纪时,又不断东传、南播,六世纪时,它又作为中华民族的友好使者,和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之一,东渡东流日本,同时又广泛流传到东亚与东南亚诸国。至今,这些地方的筝艺,都与秦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这一节里,我将谈谈秦筝在朝鲜半岛二国及东南亚各国的流传与影响。
(一)秦筝流传新罗、朝鲜考
高句丽人金富轼(1075—1151)等用汉文编撰的朝鲜史书《三国史记》,有一段记载说:
伽椰琴,亦法中国乐部筝而为之。
又说:
伽娜琴虽与筝制度小异,大概似之。
伽椰琴是古新罗国古老的民族弦乐器之一,它的形状与筝十分相似。有十二根弦。各弦的名称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地。一般都用桐木制成。可见筝很早就传入新罗。
《新罗古记》中关于伽椰琴与筝的关系时,不仅明确指出它是“法中国乐器筝”所造,还说:
伽椰国嘉实王见唐之乐器而造之。王以诸国方言各异,声者岂可一哉;乃命乐师省热县人于勒造十二曲。后于勒以其国将乱,携其器投新罗真兴王。王受之,安置国原。
按:新罗真兴王,其治世当在公元540—575年,相当干中国南朝时的梁、陈时期。这就是说,新罗国早在六世纪前,就出现了仿照中国筝制作的伽椰琴。如果我们再参照陈寿《三国志》的有关记载,又会发现:筝类乐器,如瑟、筑、筝等,早在三国时(220—280)就流传在朝鲜半岛上的新罗、高句丽与百济三国的群众中。《三国志•东夷传》说辰韩的风俗是:
俗喜歌舞饮酒,有瑟,其形如筑,弹之。
辰韩就是后来新罗建国的地方,这样是否可以肯定早在公元三世纪时,筝、瑟一类乐器就已由神州传入朝鲜半岛了。后嘉祥三年(850)又由沙良真熊带入日本。(《详《文德实录》》今日本正仓院所藏的新罗琴二张,也是这一时期传入的。
(二)秦筝传入东南亚诸国考
秦筝传入东南亚诸国,大约在隋唐之际,即六七世纪时。具体年代待考。
段安节《乐府杂录》说:
有夷部乐、即有扶南、高丽、高昌、骠国、龟兹、康国、疏勒、西凉、安国;乐即有单龟头鼓及筝、蛇皮琵琶(盖以蛇皮为糟,厚一寸余,鳞介具焉。亦以楸木为面。其捍拨以象牙为之,画其国王骑象,极精妙也)、凤头箜篌、卧箜篌(其工颇奇巧)、三头鼓、铁拍板、葫芦笙;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球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球子上,其妙如此也。
按:这里所说夷部乐,包括了当时臣属大唐的九个国家。他们的乐中都有筝。其中扶南,即今柬埔寨。公元一世纪始建国,与我国关系密切,三国时,吴曾派康泰、朱应出使。此时筝在中国已十分盛行,康泰、朱应的出使,是否带有筝,目前尚无资料确证。但唐时扶南乐中有筝,却可以推知六七世纪时扶南乐中已有筝的加入。其传入最晚当在六朝末或唐初。
高丽,又名高句丽,即今朝鲜半岛的朝鲜与韩国。筝的传入是三国时期。前已介绍,此不赘述。
骠国,即今缅甸。玄奘西天取经时曾路过这一带。《大唐西域记》称其都城为室利差?罗,唐贞元十七年(801)骠国王摩罗斯那派王太子舒难陀曾率本国乐队和舞蹈队来长安,并献骠国乐。白居易有《骠国乐》诗记其事。另据《新唐书》和《唐书》记载,当时舒难陀共贡进乐工35人,乐曲十二种,乐器有八音十九种之多,其中有“鼍首筝”两件。这与后来四川节度使韦皋所贡骠国乐器基本一致。由此可知,筝传入骠国的时间将会早于此(801年)。因鼍首筝就是根据秦筝创制而成的。后,筝又以缅甸乐器而传入近代。
安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六朝时期就与我国有较多的交往,至隋唐时期,交往更为繁频。(详见《北史》、《隋书》与《新唐书》的《西域列传》)
康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撕马尔罕一带。六朝时期就同我国有多的交往,至隋唐时期,交往更为频繁,曾一度为唐属国。(同上)
龟兹、西凉、高昌、疏勒,都属西域国名,故址均在今天中国本土之内。
《乐府杂录》记载上述九国的乐,都用筝,可知筝早已传入这些国家。《乐府杂录》成书,不会晚于唐亡,而所记则多为盛唐时事。由此也可推知,筝传入上述九国,不会晚于六世纪。
另据有关文献记载,筝还曾先后传入东南亚的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至今,这些国家都仍有筝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