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教学 >

具像化在古筝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音乐的具像化,是指当我们在欣赏或是演奏乐曲时,有时头脑产生有关乐曲的具体的感觉。具像化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很普遍的。中国的古曲每每把抽象朦胧、难以捕捉其发展线索的音响,附着在具像可感、令人有据可循的情景之中,进行跨越审美感官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渗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成为传统艺术的审美特色之一。同样,这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追求。古曲多有标题,甚至每个段落之前都加上小标题,它们或是寓意深远,或是形象鲜明,给欣赏者以某种提示。一般来说,具像化主要作用于视觉。我们会把某些乐曲或乐句与固定的场景联系起来,但某些情况下这种感觉也产生在触觉或嗅觉上。其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一种解释认为这种现象与脑部的生理结构有关,一种解释认为这是由于暗示而造成的。一般的、普遍存在的具像化用暗示的理论来解释比较合理,而某些特殊的具像化现象还是有待研究的。有关暗示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暗示的情况下,人可以在生理上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有时甚至是超常的现象。音乐可以作为人们进行暗示的一个诱因,而暗示的产生又可以帮助我们的演奏。具像化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由引导产生。而在教学中的具像化引导,就是把乐段或乐句与一定的景物、文字、图案、情景等联系在一起。在一次测试中,我们发现,在对试验组受试者进行具像化引导之后,其心率与未接受具像化引导的对照组受试者有明显不同。试验组的平均心率有接近乐曲节奏的趋势,对照组的平均心率也有变化,但显然没有试验组明显。在有关具化像引导对学生学生影响的问题上,我们曾进行过一个教学研究实验,很说明问题。

  选取二十名年龄、学筝时间、弹奏水平基本相当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再用抽签的方式将他们随机地编为A、B两组。实验中所采用的教学曲目为古筝曲《喜奔那达慕》。A组在教学中,每次课后十分钟加以具像化引导; B组作为对照组,每节课后十分钟不加以具像化引导,而取代以示范演奏。其余方面A、B两组完全一样,按照事先拟定的教案进行教学。为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在实验过程中有意阻断不同组之间的彼此交流,并且实验设计者均不参加教学,也避免与学生产生交流。任课教师也并不知道教学的目的。在实验中,发现A、B组均有部分学生曾经事先接触过实验曲目,这种情况可能会使实验受到干扰,导致结果不准确,于是排除了这几名接触过教学曲目的学生继续参加实验的可能性,最后确定A组实验对象为8名,B组为7名。

  实验一共持续了六个星期,以第一个星期以第一次上课的星期日为第一天,前五个星期每星期日上午上一次课(两课时),星期三晚上辅导一次(一小时),星期六对照两组的学习进展。最后一个星期上课、辅导照常,星期六上午对实验进行检验。前三个星期,实验对象对曲目比较陌生,在星期六的对照中,A、B两组的进度基本相同,所演奏乐曲水平也没有大的差别。第四个星期开始,所有的实验对象均能完成教学曲目的弹奏,在对比中,两组演奏乐曲的水平开始产生差别,第五个星期,这种差别更为明显。第六个星期的星期日,开始进行检验结果。为了防止主观因素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尽可能地采用了“双盲法”进行实验。在实验开始时,就进行了保密措施,实验对象,包括任课教师,他们并不知道正在进行实验,而教师被指定按照事先研究拟定的教案教学,不允许自由发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防止外界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和实验对象自身情绪的影响,保证实验不受干扰。检测人员一共十名,他们均为资深音乐教师和专业人士,其中古筝教师三名。实验中A、B两组的教师本人不参加检测,也没有出现在现场,这是为了防止教师对检测人员产生暗示。检测人员与实验对象均互不相识,也完全不知道此次实验的内容和目的。

  实验对象按照抽签排定先后演奏顺序,检测者分别从演奏技巧、情感投入、表现能力等各个方面考虑,最后给实验对象以百分制打出整体分数,去掉最高和最低分,以平均分作为实验个体的最后分数。总体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最后,A组8人的平均分数为87.3,B组7人的平均分数为82.7。A组最高分为93.3,B组最高分为90.6。A组最低分为83.2,B组最低分为75.0。A组8人中高于85.0分有6人,占总人数的75%,B组7人中高于85.0分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42.9%。

  实验数据表明,A组的平均分数远高于B组,二者相差4.6分。而超过85.0分的人数比例这一项数据上,A组比B组高32.1%。只有最高分一项两组数据差距较小,这可能与个人的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可以看出,采用具像化引导的实验组在对实验曲目的掌握水平上,对乐曲的处理等方面要明显好于未加以引导的对照组。实验结果以及数据统计表明,具像化在教学过程中是起到一定作用。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