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教学 >

少儿古筝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儿童学古筝可以起到增强智力,培养耐心、开拓思维的作用。对于大脑的智力开发会引起重要影响,使学生在弹奏过程中性格趋向稳定。在温和优美的音乐熏陶下,能使儿童的外在形象更加典雅、高贵,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美的追求,达到审美与演奏的双重功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合作表现能力。

  随着古筝艺术的发展,古筝已被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喜爱并接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的感受到韵律美?体会到幸福和快乐?我把近几年来的古筝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1、用“兴趣”加以引导。二十天的时间足以养成一种习惯。在零起点的孩子刚刚接手时,我没有急于给她们讲多少指法,多少理论,而是领着她们以游戏和小比赛的方式讲解古筝乐器的构造以及历史故事,其中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老师的鼓励和奖励,一个小贴画,一块精美的糖果点心,都会缩短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很快的,孩子会对这个老师产生兴趣,进而,会对这个老师讲的课感兴趣,达到“爱屋及乌”的效果,那便迈出了第一步。

  2、改变课堂模式,将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古筝教学中的指法训练至关重要,曾经有好几个半道转到我这里的学生,仔细研究他们转学的原因无外乎,已经适应了原来老师的授课方式,没有了新鲜感。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不能用一种模式去上课,不能将一个即使很简单的指法随随便便的讲出口。再简单再枯燥的内容都要用丰富的语言,甚至是儿童的语言将它传递给学生。班里的孩子一般在6-8岁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喜欢以故事和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学习,那么在古筝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以这种方式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在学习《渔舟唱晚》这首乐曲时,许多孩子不能理解乐曲的意境,我便给他们编故事,将曲中的意境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在孩子的面前,系统的学习完乐曲后,再让孩子将曲中的意境用画笔画下来,这样便会加深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对于古筝教学来说,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3、做好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孩子学乐器,每周只有周末一节课的时间,其余的时间需要孩子做大量的练习以达到熟练程度上的要求,在这段时间里,就需要家长起到督促甚至是指导的作用。刚开始的时候,家长们大多反映自己本身对音乐就没有理解,能辅导自己的孩子吗?于是我便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听课,孩子练习老师新授内容的时间里,家长做现场笔记,将老师本节讲授的重点、难点记录下来,并达到理解的程度,以便回家后可以指导孩子练习。这里还有一个现象,有的家长会对我说:“我们说啥孩子都不听,让她练她也不练,有错误给她指出来,还不服气,说让我们家长自己试试。”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给家长出了两个招:第一,必须让孩子明白,你让她学的东西对孩子自身而言是有用的。所以,她是为自己学的,不是为爸爸妈妈学的;第二,家长不要用“你这弹的不对,这样弹不好”这样的话语刺激孩子,可以转变一种方式:这首曲子弹的不错,进步也很大,你尝试一下这样弹有没有什么不同?这样的话语孩子是比较能接受的,而且也乐于尝试。

  有时候,学习不能只要求达到怎样的效果,怎样的目的,其实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收获,就像我们的家长,总是在想: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什么时候才能自立?什么时候家长才能不操心?嗬嗬,其实,回首看一下,那一串串的足迹里,同样记录了孩子成长中的精彩与可爱,不是吗?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