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主页 > 古筝 > 古筝资讯 >

古筝演奏为什么会结巴?

  不完整的演奏(通常指演奏中出错、打结巴、停下来等现象)抑或局部处理精细也难以被认可,至少是一种不可弥补的极大遗憾。  ——但昭义

  造成演奏不完整一般有以下方面原因:不熟练、练习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养成的不良习惯;记忆失误、技术困难未能克服;临场紧张、心理状态不好;偶然因素等等。

  完整性的训练要从教学、家庭辅导等多方面着手注意。老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完整演奏学习曲目的机会。一般开始学生演奏一遍,把她练习的结果反映出来,教师再提出要求,不宜一发现问题就打断演奏。

  一个曲子要求明确了,老师还可以再给学生演奏一遍,看看学生是否领会了新提出的要求。教师给学生在课堂上演奏的机会,可以锻炼学生正常的演奏心理、演奏状态和演奏习惯。

  家长应鼓励孩子在自己练习乐曲比较成熟时,为家人或家里的客人汇报弹奏、随时随地锻炼自己。

  学生也要重视完整性训练,把完整性作为一个练习课题。每一个曲目熟练后,若要打算从头到尾连起来练,就要要求能够做到完整无误地演奏。哪怕速度不够,表现尚未处理,也应该这样要求,这主要是为了养成一种习惯。把分句、分段、分手练习、突击困难练习与完整性练习有目的地加以区分。

  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要保证精力集中。在精力不集中情况下练习,不仅无益,而且危害很大,其中对完整性影响十分突出。

  2.不熟悉的曲目,不要快练。如果手上的动作习惯还不适应快速度,就一定会弹得结结巴巴。经常结结巴巴地弹奏,要演奏完整就非常不易。

  3.重视困难片段的突破练习。解决了技术困难,如同搬掉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道路通畅了,完整就有了保证。同时,消除了技术困难,心理上也就去掉了负担,心里状态良好就能保证演奏正常发挥,避免失误破坏演奏的完整。

  4.重视记忆的训练,背谱要牢靠。背谱有动作记忆、图像(即乐谱形象)记忆、音乐记忆和音符记忆。对于每一个演奏者来说,都有其自己的记忆方式和方法,不过通常我们看到孩子们中以动作记忆的较为普遍,就是许多孩子是依靠手指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不知不觉养成的动作习惯来背谱演奏的。

  而我们认为仅仅靠动作记忆并不牢靠,特别不能对付表演性演奏,一遇紧张,手指动作习惯极容易临时失误,一下就会抓不住,以致打结巴、停顿、接不下去。

  所以,要有意识加强音符的记忆,把弹的什么音名、键盘位置记清楚,同时配合音乐方面诸如旋律、和声、织体、段落、结构等等的记忆。记忆牢靠了,有如定心丸,有它作基础,对临场的意外就能镇定应付,不会对完整性产生大的破坏性影响。

  5.培养对付意外情况的应变能力,以使在重大表演性演奏中能顺利度过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接应下去以保证总体的完整。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