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
主页 > 京胡 > 京胡教程 >

京剧伴奏术语解释,京剧伴奏术语大全

  [上板]演奏术语。由散唱(奏)转入 定板,其定板之第一板(拍)谓上板。如昆曲, 一般唱段均以笛引声散唱,谓之拍和, 随后上板转入定板唱腔。京剧唱腔中 ,凡散板或散唱转入定板唱腔,均需上板。另有 一种散与整频繁交叉的唱腔,如滚板, 常是上板与散唱交叉,速率变化大, 极富戏剧性。

  [三条腿]戏曲音乐术语。京剧唱腔结 构以上,下句对称为基础。唱段可以是一对上,下 句,也可以由若干对上,下句组成。 如果出现奇数句子,俗称三条腿。但 有时出于剧情和人物的需要,有意删去一偶数下句

  [曲牌]戏曲音乐名词。元明对南北曲 ,这时常以锣鼓打上一个“扫头”补上, 以相对保持上下句结构的平衡。 ,小曲,时调只曲形式的称呼。俗称牌子。明王骥 德《曲律》:“曲之调名,今俗曰‘牌名’”。 自“曲牌”或“牌名”替代“调名”后 ,至近代曲调遂成为旋律的同义字。曲牌来自于词 牌。由词产生以来,形成一种倚声填词的创作方式 , 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曲牌继承词牌形式,每一曲牌均有自己的曲调和情 调,以及和这个曲调相应的曲词, 包括段,句,字数,韵的部位,字的四 声阴阳等,这就是填词所必须遵循的格律。曲牌的 牌名来源不一, 但大量的是继承了唐宋大曲,词牌,诸 宫调,唱赚等原有名称。例如有的以地方命名,如 [梁州序],[伊州令]; 有的以曲牌节拍,节奏及音乐特点命名 ,如[急板令],[节节高],[双声子];有的以曲式 命名,如[三段子],[四换头]; 有的以少数民族曲名音译,如[菩萨蛮 ],[唐兀多],[者刺古],[阿纳忽]等。但大部分牌 名与后来的曲牌内容无必然的联系, 其旋律曲调变化的脉络也不详。京剧 音乐中运用了很多昆曲的曲牌,有的全盘搬用;有 的改填新词;再有的用其曲调而无曲词; 更有的变成一种锣鼓点子节奏形态, 等等。这些作为京剧音乐的一部分,对于渲染戏剧 环境,增加舞台气氛,用于群体人物音乐形象塑造 方面, 均起到一定作用。

  [过曲]戏曲音乐名词。联曲体中除引 子和尾声部分的中间诸曲,统称为过曲。过曲是曲 牌连套中的主要部分,其曲体大致有三种:1. 单曲体,为同一曲牌的反复。2.循 环曲体,基本上以两曲循环交替。3.不同曲牌的 连缀,其中个别曲牌可以反复使用。 过曲所用的曲牌可多可少,根据套曲 的需要而定。

  [尾声]戏曲音乐名词。连曲体的结尾 部分。散板收尾,也有用曲牌的,如[赚煞],[煞 尾]。京剧全剧结束所用尾声,系套用昆曲的。 尾声可分段演奏,羽调式。京剧中另 有一种大尾声。在E尾声基础上,后半段旋律趋高 ,以徽调式收束。显然这是适合板腔音乐及调式的 需求。

  [套曲]戏曲音乐名词。乐曲结构名。 若干乐曲成套的组合。中西音乐均有套曲形式,但 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我国传统音乐中, 套曲是大型曲式的主要形式。连曲体 的套曲被称为套数。即由同一宫调或同一笛式的若 干曲牌相连成套,有起有讫。 借用其它宫调的称为借宫或犯调。南 北曲分别组套,但也另有南北合套形式。散曲的套 数又称散套。板腔体的套数则被称为成套唱腔, 一般均为同一腔系的各种板式联缀组成 。传统套曲的显著特点,是遵循节拍,速度上的散 ——慢——中——快——散,构成渐层发展的结构 模式。

  [前腔]戏曲音乐名词。同曲变体连用 。在南曲中,一个曲牌被反复多次运用,一般从 第二曲起称为前腔。即与前面一曲的腔调相同之意 。 [幺篇]戏曲音乐名词。同曲变体连用 。在北曲中,一个曲牌被反复运用,一般从第二 曲起称为幺篇。幺者,通数字“一”, 幺篇还有第一篇(曲)或这一篇(曲) 之意。 [合头]戏曲音乐名词。在传统套数中 ,若干曲的联缀,其开始或末尾一,二句采用相同 或相似曲调,从结构上讲,开始相同者称为合头, 结尾相同这称为合尾。但实际运用中 两者有混称的现象。多用合头一词,意为又重新组 合,演奏相同的曲调部分。例如南曲曲牌中, 把尾部加进齐唱的部分称为合头。京 剧曲牌音乐中也常用合头。如演唱[粉蝶儿]接唱[合 头],此合头是有唱词的。 又如演奏[江儿水]接[合头]等。有的 合头还有曲牌名,如[大开门合头]又名[水龙吟]; [哪吒令合头]又名[庆南枝];[一枝花 合头]又名[续冬来]。实际上有的曲牌 运用的次数较多,经常出现,可以任意接在其它曲 牌后面演唱或演奏,这就被称为合头了。

  [干牌子]演奏术语。将原有歌唱曲牌 ,改唱为念,用锣鼓伴奏,或者将念白也去掉, 仅保留锣鼓伴奏,成为一种锣鼓点子, 称为干牌子。京剧锣鼓点子中的[扑灯 蛾],[水底鱼]等均是。 [吹打曲牌]演奏术语。在京剧音乐中 ,广义地指唢呐与打击乐合奏的曲牌。狭义地仅指 [傍妆台]曲牌,又名[工尺上], 以曲牌开始三个唱名音得名。该曲牌 节奏活跃,气势不凡,故在升帐,坐堂,庆功,宴 宾,送客等场面被广泛使用。

  [大字曲牌]演奏术语。指带唱词的曲 牌。过去工尺谱中唱词比工尺要大,且以唱词居中 ,工尺字写于侧,故名。京剧音乐中, 把带唱词,以齐唱形式,并由唢呐加 锣鼓的曲牌称为大牌子。有唢呐吹奏曲调加锣鼓的 称为混牌子。如再去掉锣鼓, 仅由唢呐吹奏曲调称为清牌子。相反 ,不用管弦,仅由锣鼓演奏的为干牌子。

  [垫头]演奏术语。通常指唱腔中分割 唱句词组或字的伴奏部分,垫补唱字间空隙者被称 为垫头或小垫头。根据不同的板式,其结构可大可 小, 但一般不超过被称为过门的结构。如 西皮原板第一词组后的胡琴伴奏(占一拍),通常 称为垫头。 第而2词组后的胡琴伴奏(占二拍)则 被称为小过门。因此,垫头者通常占有半拍或一拍 的时值。但有时和小过门并无严格的区分。 作衬句时常称垫头而不称过门。以前 也有把垫头称为垫子字的,即垫入相应的工尺谱字 (音)。

  [移指换把] 1.演奏术语。弦乐器演奏中,以食 指的移动按音,作为某一把位向另一把位转换的标 志,称为移指换把,按自然音阶或半音排列移动把 位, 对窜同把位而言,即为移指换把。因 此,在自然音阶上,传统把位以按DO,RE,SOI( 125)音为多, 移指把位以按MI,LA,SI,FA(367 4)音为多。 2.在演奏长音中,同一音位用不同 手指交替移指按音,所形成的换把,亦称为移指换 把。

  [去工添凡]演奏术语。传统民间旋宫 转调手法之一。即将曲调中所有的“工”字改换成 “凡”字,由于“凡”比“工”高半个音, 遂使整个曲调转入下五度新调,切伴 随出现一些新的旋律变化。例如京剧的胡琴曲牌, 如[八板],[傍妆台]等, 常用次手法而使同一曲牌产生不同的调 性色彩和旋律风格。

  [锣经]演奏术语。锣鼓经的简称。 戏曲打击乐器锣鼓谱式。用相应的方言状声字来模 拟锣鼓的各种音响和节奏, 通过口头的诵念形成一种谱式谓锣鼓经 或锣鼓谱。由于我国打击乐器种类繁多,音色极为 丰富,故运用锣鼓经能突出所用各打击乐器的音色 特征。 尤其在众多的戏曲剧种中,与地方语 言及腔调运用紧密结合,具有简洁明了方便的特点 。自京剧形成之后, 各戏曲剧种中的锣鼓经状声字(音色) 可有不同,但其内部结构(即锣鼓基本配器与点子 打法)大致趋于统一。

  [鼓套子]演奏术语。根据唱腔旋律的 需要,伴奏加以一种特定的补充与衬托。通常是加 花变奏,伴奏曲调萦绕唱腔曲调, 使整个旋律更为丰富而连贯,俗称为 套子,或所谓套着走。如胡琴套子,鼓套子等。 鼓套子虽无旋律的音高变化, 但它以板与鼓点子的音响变化,作各 种形态的节奏交叉组合,能增加曲调旋律的动力, 具有独特的表现作用。在唱腔音乐中, 鼓套子常用于过门。在曲牌及器乐演 奏中,鼓套子被大量运用。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