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
主页 > 吉他 > 吉他百科 >

西班牙吉他演奏家 罗德里格(Joaquin Rodrigo)简介

  罗德里格(Joaquin Rodrigo)1901年11月22日出生在西班牙的瓦伦西亚,这一天恰好是当地的圣塞西里亚(音乐之神)节。罗德里格一生命运多舛,3岁时因患白喉而导致双目失明,西班牙内战期间他流落异乡,贫病交加。令人敬佩的是,罗德里格矢志不移,为各种乐器创作了大量作品,赢得了西班牙有史以来任何一位音乐家都无法企及的荣誉。         罗德里格对音乐的激情源于他早年的经历,这包括幼年听过的兰多夫斯卡羽管键琴音乐会和威尔弟的歌剧《弄臣》。他十分投入地学习钢琴,在家乡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发表作品。

  1927年,踌躇满志的罗德里格来到巴黎,师从杜卡斯,并结识了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普朗克、法拉等作曲家,当然还有他未来的妻子及合作伙伴——土耳其钢琴家维多利亚·卡米。卡米与罗德里格在音乐会上相识,两人1933年结婚,随之而来的却是一段黑暗的日子。由于全球经济危机,他们的生活日益窘迫。为了生计,罗德里格回到西班牙,在马德里一所盲人学校当起了教书匠。

  罗德里格回到巴黎时,杜卡斯已经去世,他与卡米开始在奥地利、瑞士和德国巡回演出。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罗德里格夫妇逃到萨尔斯堡。罗德里格的女儿西西莉亚回忆说:“1938年我的母亲身染重病,卧床不起。此时他们告贷无门,父亲承受着巨大压力。母亲出院,父亲卖掉钢琴才付清住院费。”后来,罗德里格夫妇决定定居西班牙,此时此刻,他们随身的手提箱里正放着改变他们命运的作品——《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西班牙吉他演奏家 罗德里格(Joaquin Rodrigo)简介

  尽管《阿兰胡埃斯》首演时反响不太强烈。但它所获得的版税却超过了有史以来任何一部西班牙乐曲。其第二乐章是一段长达11分钟的慢板,它由节拍缓慢的弦乐和木管乐起头,然后加入吉他,最后整个乐队把全曲推向高潮。《阿兰胡埃斯》为吉他在古典乐器中赢得了合理的地位,显示了吉他完美的表现力。整个作品把乐观向上的情绪与低缓忧郁德格调结合在一起,让人们不由联想起它所诞生的那个年代。

  当然,竭力贬低罗德里格作品的也大有人在。一些人声称《阿兰胡埃斯》只能算是“简单音乐”。罗德里格这样回击他的敌人:“我的杯子很小,但我喝的是自己的酒。”音乐史专家吉尔伯特·齐斯往他的(西班牙音乐)一书中这样描述罗德里格的成就,“他(罗德里格)从民族精神中获得升华,努力汲取民俗的营养,全面继承西班牙音乐的传统,才造就了今天的辉煌。”

  除《阿兰胡埃斯》之外,罗德里格还有另外两首重要的吉他作品:1954年的《绅士幻想曲》是题赠给塞戈维亚的,这位吉他演奏大师曾因《阿兰胡埃斯》不是为他而作而对罗德里格耿耿于怀;《牧歌协奏曲》(1968)使用两把吉他演奏,拨弦效果显著增强。这是一首精致的西班牙舞曲,在其高超的技巧中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罗德里格为詹姆斯·高威所作的长笛协奏曲《田园》(1978)是一首充分展示演奏家技巧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埃斯蒂欧》(1943)像一块美玉,溢光流彩。他带有“正剧”意味的管弦乐作品,更多地体现了他内心感情的深沉与博大,《致兰百合》(1934)旋律低抑深沉,如泣如诉,犹如史诗般壮丽。罗德里格的钢琴曲总使人感到轻松。他本来就是一位钢琴家。在夫人的帮助下,他把自己的作品录制下来,并在EMI出版了唱片《罗德里格演奏罗德里格》。

  四手联弹也是罗德里格作品中最优秀的部分,它们包括具有电影画面般的逼真效果《辛格·比埃茨的童年》(1928),还有《玩偶奏鸣曲》(1977),这是罗德里格专为他的孙女们创作的。罗德里格对儿童音乐情有独钟,每天清晨,他总要弹奏巴赫的前奏曲来唤醒该子们。

  罗德里格已经离我们而去,他已被公认为西班牙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无论在表演还是创作方面,他都毫无愧色。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