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考级
主页 > 器乐考级 > 古筝考级 >

古筝艺术考级随想

  曾几何时,我曾对一友人讲起馆内的招生。我曾高傲地说“谁要只想为着考级而来学习,就不要找我学琴”、“学琴的兴趣应该是第一位的”诸如此类的话。友人当时就不以为然,嗤笑我太高傲、太天真,对我好一顿劝说。他说现在的家长没有几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兼数技之长,更没有几个家长会高傲到让孩子学琴仅仅是为了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的地步,他们学琴多是抱着功利目的而来的。自己想想,往常家长们所言称的诸如“不一定考级”、“只要保持兴趣”的话也仅仅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说辞罢了。试想,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有谁愿意为孩子高花销而不想收获的呢?

  说实话,我对“考级”看得比较轻。对于考级的利弊,我似乎没有太多发言权,而仅仅作为一个话题了表几句。我所主张的是可以考级,但不必操之过急。其中自有诸多原因,我们不妨举例看看。

  有些琴童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弹奏技艺,或者能赶在某个时间点之前作更多的准备去考级,而不惜任何代价,当着老师的面辱骂孩子甚至责罚早已成为家常便饭。这在有些家长是因为花费这么多金钱、精力在学琴上,那么相应地就一定要在孩子身上索取一些回报;有些家长则是一定要赶时间,趁早把级别考过等等。但这些“过激”的刺激严重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直接抹杀了孩子学琴的动力,等到家长悔悟却为时已晚。孩子在潜意识中早已经对学琴厌倦了,他们不会把练琴跟乐趣联系在一起,代替它的则是责罚辱骂等行为。事实上,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急于求成。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欲速则不达”,考级可以慢慢来。家长在孩子学琴过程中,需要做好督练的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因为赶着考级而大加责罚,甚至平时不监管,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等等。即便考级考过了,也实在是侥幸之举。这很容易助长孩的侥幸心理,对以后的学琴甚至其他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这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有些家长一到考级的前段时间就会发愁,也大多想恳请老师抽出时间给孩子进行强化。这也是我不主张如此急于考级的重要原因。在我来看,考级是学琴最低的衡量标准。什么时候不用家长打骂逼迫,而是兴趣所在主动学习,把学琴当作是一生的兴趣并受用终生,这才是无法衡量的标准。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些人声称自己过了某个级别,但若请之表演一曲,水平也不过如此。所以,我也常常在潜意识中对家长进行理念的扭转,希望他们以兴趣为最高,而不以考级为终极目的。我们不妨再试想一下,古筝社会考级的最高级别是十级,是不是孩子在过了十级之后就说明他不必再学习下去?说明他技艺已经很高超了呢?显然没有这样简单。我想谁也不会否认“艺无止境”这一句话。否则孩子得到的除了一张证书,再实惠一点就是高考加个分,其他的如兴趣却微薄的很。

  再从考级看看一些培训机构。有些机构甚是能够抓住家长的急躁心理而极尽能事地迎合之。在宣传中,他们往往声称在学过几学期之后会弹奏几级几级的乐曲。殊不知,家长在满足了诸如省钱又能速成的心理需求的同时,却已经为孩子的学琴埋下了后患。一般而言,越是强调进度的机构,培训出的学生一般根基不扎实,有些甚至在姿势、手型等方面存在着严重失误,而家长是不懂的,而仅仅是以学习的快不快为唯一衡量标准,完全不问学习的质量。当等到需要换老师教课了,才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前期学习根基不扎实、失误多多,肯定给后任教师的教学带来麻烦,比如课程的安排相对艰难,花费大批精力和时间去纠正指法等等。然而这一过程又是家长所不愿意接受的,有谁愿意交了钱只纠正以前所学而不上新课的呢?同时这一过程又间接地在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教师指出的错误越多,他们越会失去信心,最后只能望着乐谱生畏束手无策了。由此家长不要再以什么级别的承诺诱惑而失去选择好的培训机构、好的老师的机会。换句话来说,择师要慎重。毕竟一个好的老师有可能成为孩子一生的精神教父。

  古筝是目前国内学习人数最多的民族乐器之一,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报名参加考级,这在量的方面是可喜的,它表明中国古筝艺术的普及范围之广和受欢迎的程度之深。但在质的方面,似乎又难以进行衡量。每一个考过级别的人一定都是技艺高超无可厚非的么?显然并非如此。这让我想起我们的大学英语考级。大学英语的考级60分算过,90分也算过。那么,究竟哪一个更能说明问题呢?我宁愿带出的学生不通过考级都能够个个出类拔萃,能够系统地学习中国古筝艺术,并且能够用过硬的技艺去完好表达一首乐曲。当然我不能否定考级。如果家长一定要孩子考级,那不妨听取我的建议,平时要多用心加以督练,跟孩子一起学习,保证在葆有他们学琴兴趣的前提下快乐地学琴,切不要因急于求成而施以责罚打骂,更不要到了临考才着急。在孩子考级之前,我们最好“万事俱备”。这样你的孩子将会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琴童。

  清平乐筝馆馆长、教师 韩建勇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