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
主页 > 口琴 > 口琴百科 >

谈口琴历史

口琴的历史,首先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正如我们今天普遍所知道的那样,传说始于1821年。
1821年早春的一个上午,德国乡村一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门口玩耍,玩着玩着,玩出来一个新花样:她找来了两片纸 ,一张上一张下地贴在木梳上,然后把它放到嘴上吹了起来,想不到木梳发出了悦耳动听的声音。就在此时,一名叫布希曼的音乐家从这儿经过,被奇妙的声音吸引。他走上前去,让女孩把木梳给他看。布希曼仔细地端详了这一“杰作”后,萌发了研制一种新乐器的想法。回到家中,他参照小女孩的木梳、中国古代的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吹奏原理,用象牙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口琴。  
有一位法国的锺表匠叫弗里德利克‧布殊曼(Christian fricdrich Ludwig Buschmann),他拿笙作样本,将15根音笛(Pitch-Pipe)排列在一起,依其长短而发出高低不一的声音,他称这种简单小巧的新发明为口琴(另一种说法是命名为「aura」),那是公元1821年。布殊曼形容他的发明是「一件其实独一无二的乐器……,口琴仅祗有四英寸长的直径和长度,使用21音阶,演奏时可能程度同钢琴的音阶一样,渐次升高,可是没有钢琴的琴键,用六个协和音,只要演奏者能控制呼吸即可。
  Buschmann 在向他的哥哥描述他的新乐器时说:“这种新的乐器不同凡响,整个尺寸才4英寸,却有21个音,可以演奏所有的渐强,渐弱,和声,可以随意长时间地保持一个音”。最初的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在于说有的孔都是吹孔。Buschmann 最初的设计被大量的仿造,这导致了许多修改和改进。一个叫 Richter的 Bohemian 口琴制造商对早期的口琴设计做出了重大改进。1826年,他开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口琴,这种口琴由10孔20个簧片组成,分离的两片吹簧片板和吸簧片板固定在口琴梳腔室的两侧。Richter 口琴实现了一的全音音阶,成为一种标准结构,被欧洲人称之为 Mundharmonika 或 mouth organ.
    1857, 当德国钟表匠 Matthias Hohner 把注意力转向口琴制造业时,口琴的历史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在他的家人和一个雇用工人的帮助下,那年他的年生产能力达到了650只。之后不久,他雇用了更多的工人,开发了大量的生产技术。
    1862年,他把口琴介绍到南美洲,这一举动大大促进了 Hohner 公司在世界口琴制造业领导地位的形成。1887, Hohner 的年生产能力超过了100万只。今天,Hohner 的口琴产品超过90种,不同样式,不同音调的口琴,使演奏者可以自由地演奏从古典音乐、爵士乐到布鲁斯,从乡村音乐和摇滚乐到世界各地的乡土音乐。
    美国南北战争开打之后,因为口琴易于携带的特性,而广为南北方的士兵所喜欢,成为最受欢迎的手上的乐器。
    布鲁斯口琴的产生至今也不清楚(就像不鲁斯音乐可产生也不可考证)。
也许口琴可以压音(bending)这码子事是不经意被发现的,之后口琴就改装为今天的样子(布鲁斯口琴)以模仿 field holler(田野吟唱者)的呻吟及哭喊声。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黑人大量涌入芝加哥,芝加哥因此孕育了许多的布鲁斯乐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确立了芝加哥的口琴之都的地位。
    1924年,在美国第一张民谣口琴的录音唱片中,由不知名的音乐家用改良的方法来演奏Blues音乐。他以属七和弦当注音演奏,例如在C调口琴上吹奏G调(这也就是the secondposition, Cross harp)。最重要的是,他发现通过改变嘴型及口腔内空气压力可以使音下降,就是现在所说的bending,如此便大大提高了口琴在音乐上的表现力。这张录音上可听到模仿火车的效果,Fox-chase和其他典型的Blues音乐。
    在美国有一位音乐家叫Howard Levy(霍华德.雷力),在他1970年就读美国西北大学时,偶然于练习口琴时发现,吹气的音竟然可以上升(overblow)之后又发现吸气的音也可以上升(overdraw)。这一惊非同小可,他花了大约三年时间,终于能够在Blues口琴上完整地演奏3个8度内的所有半音,也可以在一把口琴上演奏12大小调。这使得口琴在音乐上的表现力更具亲和力。 #p#分页标题#e#
    加有一根可以变换半音按键的口琴(我们称之为半音阶口琴 Chromatic Harmonica),据考大概是在西元1885年后才被研发出来。这根看似简单但却神奇的按键,使半音阶口琴在演奏更为复杂的旋律与调性上的性能大为提升,也正因如此,要用口琴来演奏古典名曲就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50年代后发现半音阶口琴丰富音乐性的作曲家们便开始为他作了不少重要作品,而不再停留在吹奏轻音乐或是一些民谣、通俗歌曲的地步,其中不乏杰出的作曲家:米尧、佛汉威廉士、班哲明James Moody、Micheal Spivakowsky、Gordon Jacob、魏拉‧罗伯士等等。Larry Adler、Tommy Reilly和黄青白这三位大师级演奏家的个人传记与成就更是受到The New Grove音乐辞典的肯定而登录名人榜中。
  亚洲的口琴发展比欧美慢很多,大约在西元1898年传入日本大阪,那时比较感兴趣的是一种具有双簧片的复音口琴(Tremolo Harmonica),经过约30年的流传后,人们发现瑞希特尔音阶排列的口琴无法完善演奏日本的民谣歌曲,遂开始改良成现在我们所吹的复音口琴音阶(低音部有La及Fa), 改革的大功臣包括祖滨拾松翁、川口章吾先生等等。随著音乐水平提高与要求越来越严谨,复音口琴再经过多位口琴大师的改良,研发出小调口琴,终于能够完整演奏出日本地方民谣,佐藤秀廊与福岛常雄两位大师功不可没。西元1924年到1933年间,再传入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喜爱口琴的人们开始组织各种协会团体,汇聚众人的力量,不断地为口琴的流传写下不朽的一页。

第二种说法是西方的口琴大师的一些说法,口琴源于中国,大约数千年前,被称为笙“Sheng”的乐器。
这种由竹簧片发声的乐器很快风靡亚洲,在传统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18世纪后期,Sheng传入欧洲,很快在音乐界流行开来。   【译者注: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尔雅·释乐》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   19世纪,欧洲乐匠们开始尝试用金属簧片来代替Sheng中的木质簧片。大约在1820年,一名叫Christian Friedrich Buschmann的年轻乐匠打造出了第一支采用金属簧片的口琴(当时称为Aura)。这种Aura以它独特的魅力而受到音乐家们的广泛好评;但当时的Aura却只有吹音,而没有吸音。   大约在1825年,欧洲人Richter发明了一种乐器,成为了现代口琴的雏形。该乐器拥有10个吹孔和两张簧板,每张簧板上由10片簧片。这样,在每个吹孔上通过吹气和吸气都可以发音,Richter所选择的这些音符也就是现在全音阶口琴(Diatonic Harmonica)的音阶排列,有时也叫做标准Richter音阶。   口琴的大量生产是在1829年的Vienna,很快在其他城市也出现了口琴制造厂。在德国小镇Trossingen,钟表匠Christian Messner和他的表兄Christian Weiss利用业余时间来制造口琴,但很快他们的口琴生意便红火了起来。几年后,当地另一位钟表匠Matthias Hohner开始拜访 Messner和Weiss,并学到了口琴的制作工艺,同时也开始了自己口琴生意。   显然,Matthias Hohner并不是一名很棒的口琴手,然后他却是一位出色的商人。在市场是,Matthias击败许多竞争者,并且开始向美国出口口琴,很快美国便成了他最大的市场。1900年,Matthias将生意移交给了5个儿子管理。   在20世纪的前半叶,口琴的流行度继续扩展延伸,与此同时口琴乐队也发展迅速。Hohner发展了半音阶口琴(Chromatic Harmonica),通过控制一个按钮可以演奏出所有的音符。1930年,Larry Adler 成为最著名半音阶口琴手,这项荣誉一直保持到2001他的去世。   在美国,口琴作为蓝调乐器而文明于世。二十世纪30年代以及40年代前期的代表为John Lee "Sonny Boy" Williamson。二次世界大战之后,Chicago成为蓝调音乐的中心,这里聚集了许多杰出乐手,如Rice Miller (Sonny Boy Williamsom II)和Little Walter。许多人一直认为Little Walter是最著名的蓝调口琴乐手。Little Walter于1968去世。   在口琴作为蓝调乐器而极度流行的同时,也有许多人通过Bob Dylan的民俗音乐开始熟悉口琴。进年来,许多杰出口琴手象Kym Wilson和Jerry Portnoy继续发展蓝调口琴风格,而其他像Howard Levy和Brendan Power则形成了一种新型且富有激情的口琴演奏风格。   回顾口琴的漫长历史,大部分杰出的口琴乐手都出自美国。然而目前网络为学习口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许在21世纪,口琴的诞生地中国,世界级的口琴乐手也会不断涌现。#p#分页标题#e#

口琴的分类
  按用途,口琴大体可以分为独奏用口琴和合奏用口琴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复音类口琴(包括重音、回声口琴)、半音阶口琴和布鲁斯口琴等;后者则有贝司口琴、和弦口琴、铜角口琴等。
  按发音方式,又可分为单簧片发音和多簧片发音两种。半音阶、布鲁斯口琴等属于单簧片发音,儿童玩具口琴以及项链、钥匙链口琴也属于这类;而复音类、和弦、贝司口琴则属于后者。
  1.复音类口琴。
  这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流行的一类口琴。复音口琴一般有16到28孔,其中以24孔为国内最常见品种。日本复音琴又常见21孔。复音琴孔分为上下两排,一般吹奏时,同一孔中上下两个簧片同时发声。由于两个簧片振动频率有细微差别,同时振动会产生物理上叫做“拍”的现象,表现为声音强弱的周期性变化,也就是所谓的“震音”。这也是复音口琴在国外被称为“Tremolo”的原因。重音、回声口琴可认为是复音口琴的变种,同属于复音类。前者上下两个簧片成八度关系,音色丰满圆润;后者具有筒形的琴盖板(琴壳),具有独特的共鸣效果。复音口琴有不少于12个调子的产品,最常见的调子是C,另外A调的也比较多。C调琴音域比较高,有时会显得刺耳。一般认为A调琴的音域最接近人声。另外,同时持两把调子相差半音的口琴可以演奏半音阶,实现转调。具体不多说,请参考相关资料。
  2.半音阶口琴。
  半音阶口琴是比复音口琴更加严肃一些的乐器。完整的半音阶,最大可达四个八度以上的音域,使得诞生时间并不算长的半音阶口琴在正规乐器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不是传统交响乐团中的正式成员,但在许多口琴大师的努力下,半音阶口琴在室内乐等领域已有一定地位,国内外亦有以半音阶口琴为主音,由和弦、贝司口琴等组成的乐团活跃。常见的半音阶口琴为一孔四音,吹吸音成二度关系,按下变音键则每个音都升高半音。至于孔数则有8、10、12、14、16等多种,音域为二到四个八度,大部分为C调。由于可以演奏音域内的所有半音,此类口琴适合演奏比较复杂的乐曲。半音阶口琴的学习门槛比复音琴要高一些,一方面是乐理上的难度要大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吹奏难度上的原因:演奏半音阶对气息控制的要求比复音高得多,同时要求用气、移琴与按键的严格配合。另外,由于生产工艺、成本等原因,也有部分厂家生产一孔两音的半音阶口琴。常见的有国产的24孔48音琴,日本产的17孔、22孔琴等。还有一类独特的半音阶口琴,类似复音琴有两排孔,上面一排比下面一排高半音。一般认为,一孔四音的设计比较正规。据我所知,比较知名的演奏家中尚无选用后面两种琴的先例。
  3.布鲁斯口琴。
  这是欧美十分流行的一类口琴。由于最常见的类型具有十个孔的缘故,布鲁斯口琴又叫十孔口琴。此类口琴一孔两个音,多使用Ritcher调音方式——低音没有4和6,却又有两个5。这样的设计原本是考虑到民族音乐的需要同时可以演奏一些和弦而产生。但是压音(Bending)技术的出现,使得原本缺失的音能够演奏,同时也给布鲁斯口琴增添了独有的魅力,甚至可以说,这是布鲁斯口琴之所以成为布鲁斯口琴的原因。这恐怕是设计者当初万万没有想到的。此类口琴的特色在于它的小巧和独特的音色,是一种极为“人性化”的乐器。在布鲁斯音乐中,此类口琴具有和吉他比肩的地位。除此之外,布鲁斯口琴还很适合演奏一些具有民族风味的曲子。此类口琴学习的难度比复音也要大一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压音技术的灵活运用需要长期的练习,同时布鲁斯口琴独特的乐理也需要花一些精力来学习。
  4.贝司、和弦及铜角口琴等

平时最常见的就是24孔了,这种口琴叫做复音口琴(也有部分重音口琴),如果你初学,我建议你从复音口琴学起。复音口琴有两排吹孔,上下音调相同,所以吹起来有一种很和谐的颤音,此外当你把基础的音节学会后,就可以进入更多技巧的学习。复音口琴的另一个魅力在于可以打伴奏,这样同一个曲子你既可以吹调子,又可以加上相应的伴奏,并且伴奏可以随着乐曲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再往上,可以学习颤音奏法、曼陀铃奏法、提琴奏法、大小拍伴奏法、分解和弦奏法等等。#p#分页标题#e#
--------------------------------------------------------------------------------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