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巧筝出生于音乐名门,是闻名海内外的古筝艺术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古筝艺术生涯,使她的弹奏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她弹奏的乐曲如行云流水,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幽雅清纯,悦耳动听,余音袅袅。她的琴艺风格古朴典雅,刚中有柔,柔中有情,情随筝出,充溢着浓浓的潮州韵味。
如今,年逾花甲的苏巧筝仍活跃在潮州音乐舞台上。
苏巧筝于1944年出生在广东潮州古城,她是潮州音乐名家、音乐教育家苏文贤先生的大女儿。苏文贤先生青年时代曾旅居泰国,先后师从潮州音乐家谢少圃、王泽如等先生学习琵琶、古筝演奏技艺,成为当时的潮乐名家,被誉为“琵琶苏”。1933年他回到故乡,并开始向年轻一代潮乐爱好者传授潮乐技艺。后来,苏文贤先生先后在星海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任教,是当时南派古筝师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受家庭的熏陶,苏巧筝从小就喜爱潮州音乐,6岁时她便抱琵琶跟着父亲学弹月琴和古筝了。她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备受父亲的喜爱。1961年至1963年,她进沈阳音乐学院,随著名古筝艺术家赵玉斋先生学古筝,进步很快;她还善于吸取父亲在音乐理论和演奏技巧上的精髓,加上刻苦钻研,博采各家所长,因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976年苏巧筝随艺术团前往东南亚三国演出,在舞台上,她弹奏了一首潮州古筝曲《寒鸦戏水》,大为赞赏。有的说:“听了古筝曲《寒鸦戏水》,如饮醇酒,如游仙境!”有的说:“听了《寒鸦戏水》,真使人油生思乡之情!”
1982年,苏巧筝应邀出席在北京香山举行的“全国第二届古琴打谱会议”;1985年,苏巧筝又先后应邀出席“扬州全国第三届古琴打谱会议”、香港“佛教音乐国际研讨会”和香港“道教音乐国际研讨会”等;1983年,苏巧筝应邀在香港大会堂及香港艺术中心举行“苏巧筝音乐会”,这场音乐会获得了很大成功;1987年,苏巧筝参加了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中国著名音乐家“振兴中华之声音乐会”,并作了精彩表演;1989年7月14日,苏巧筝又在香港尖沙咀文化中心举行“苏巧筝作品晚会”,她的精湛演技轰动了港九;1989年11月,苏巧筝参加在香港沙田大会堂举行的“筝艺晚会”,她的出色表现赢得所有观众的喝彩!
苏巧筝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古筝演奏家,而且是潮州音乐理论研究专家。她对潮州音乐深有研究,尤其是在潮州庙堂音乐的研究方面,成绩更为突出。这些年来,她先后写出了《潮州寺堂古乐》、《潮州弦诗乐调体说》、《潮州大锣鼓与西安鼓乐若干比较》、《潮州大锣鼓与潮阳笛套锣鼓比较》、《论古筝的指法分类统一及记谱问题》等专著和论文。
苏巧筝论述潮人在音乐创作成就后时认为:
潮人把乐谱叫做“弦诗”,“一条弦诗在潮人乐手可变化出十几条、上百条不同调体、不同调式、不同调高、不同板式、不同节奏来”。难怪欧美音乐家在听了“潮州弦诗”之后无不拍手叫好。这是潮州人在音乐创作方面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果。
潮州音乐有特定的“二四谱”,“二四谱”是用二三四五六七八7个数字组成谱字。其中“三六”两者还有“轻重”之分。
潮州音乐中的“五调朝元”,这是把一首五声音阶的乐曲,按“上尺工六五”的音节关系进行移动5次,则产生出“宫、商、角、徵、羽”5首不同调式的乐曲,假如再移动,则又重复到开头的元首曲,因此叫“五调朝元”。
将一首乐曲的主要音调进行变化扩展,或是加以概括,创造出“头板”、“二板”、“拷打”、“三板”等不同板式的几首乐曲来。一首乐曲经过潮州艺人的演奏,会产生出“拷打”和“三板”曲来。这也是潮州音乐中特有的。
在演奏时将乐曲变更速度和形式,这叫做“催法”。这就是说,单拍了节奏型的“催”有一拍8个音的叫做“双叠催”、“倍双催”;一拍4个音的叫“双催”,又叫“三点一”;一拍2个音的叫“单催”;还有每拍6个音的、5个音的、3个音的,即“二点四”、“四点二”、“四点一”等“催法”。据了解,潮州弦诗乐中的“催法”约在50种以上。
“七反”弹奏法,一首乐曲用不同音高的调门,可以奏出7首曲子来。这是潮州弦诗乐曲演奏中对乐曲的一种发展手法。
“采花牌”手法,其音乐形象就像蜂蝶采花飞来飞去,总是围绕着一朵美丽的花朵,故名“采花牌”。这也是潮乐的一大特色。
潮人创造了高音拉弦乐器“二弦”,它是潮州音乐中的领头乐器。
潮州音乐的合奏,在国内外被誉为“儒家乐”。这是因为从乐器的组合、演奏技能的发挥、音响效果都属上等。
苏巧筝现在香港定居,并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及演艺学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