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博士,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曲系主任,多媒体音乐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1954年生于哈尔滨市,在文艺界长大,十年动乱时期插队落户到黑龙江省肇源县大兴公社同心大队黑脸窝棚小队,1972年落实政策返城,1975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器乐班,同时兼任乐队指挥,1978年毕业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专业学习,先后师从张守明,霍存慧教授。主要作品有:女高音与钢琴《月光》;钢琴变奏曲《山歌》;大提琴独奏《新疆畅想曲》;童声合唱《海浪》;弦乐钢琴六重奏《乡村写生》;混声合唱《您好!伟大的祖国》等,毕业作品为大型交响乐队而作的《交响组曲“北方四季”》,论文《论旋律形态》。
1982年后应邀调入哈尔滨歌剧院创作室作曲,期间从事大量音乐创作、音乐讲学、采集民间音乐、参与民歌集成等活动。198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班,师从王树教授。在两年学习时间里完成了八万余字论文《德彪西的管弦乐法艺术》,创作了《交响幻想曲》,《单乐章弦乐交响乐》两部乐队作品。论文获得了专家高度评价:“该论文是一篇较全面论述德彪西管弦乐法艺术,并颇有创建的学术论文”,《人民音乐》曾对此做过专访报道。在校期间曾被选入外国专家在我国开办的第一个电子音乐作曲大师班学习电子音乐作曲。1987年毕业后在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主教作曲、管弦乐法和电子音乐作曲等课程。1993年被评选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随吴祖强教授攻读作曲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源流与发展》针对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历史与现状及发展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获得高度评价:“论文针对当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颇具前瞻性的独到见解……,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学术理论价值,是一篇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王宁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委会、教委会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子音乐学会副会长,高等教育学会艺术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特邀理事等。曾为教育部全国优秀音像制品评奖评委,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委,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评委,及中国音乐“金钟奖”、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及文化部、广电部、新闻出版总署、中纪委、北京教委等部委举办的多项音乐奖项中担任评委。
王宁音乐创作极为活跃并富有个性,功底深厚,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及对现实社会和人类命运的真诚的关怀。其体裁涉猎广泛,有艺术歌曲、重唱及合唱、室内乐、协奏曲、民族管弦乐、交响乐、歌剧等,及影视音乐。在1998年“台湾世界华裔青年作曲家创作研讨会”发言中他就对创作中历来一直争论不休的“中西”、“土洋”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提到“要个性,不避民族,不避西方”;民族是赖以生存的基础,西方技术是发展的需求。多年来他一直遵循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创作理念进行创作,就是:以个性为中心,内习传统文化,外学西方技术。他的作品在海内外及港澳台等地及各类国际音乐节频繁上演。曾受国内外基金会、音乐团体、机构的委托创作的各类体裁、题材的音乐作品。曾获“金钟奖”、“文华奖”、“中国学院奖”等多项国内外音乐奖项,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及音乐节并发表作品与论文,多次应邀到国内外院校、音乐节讲学。曾发表多篇音乐理论专著及文章。各种媒体都曾对王宁的音乐创作进行过专访与报导。收集了他的部分西洋管弦乐与民族管弦乐、室内乐及声乐作品的乐曲集《王宁音乐作品选“合壁”》、《第三交响乐“呼唤未来”》和《王宁音乐作品集》CD I-III 等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等出版发行。
目前主教作曲、管弦乐法、电子音乐作曲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