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名家名作赏析之:李姆斯基-科萨科夫
李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
李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俄罗斯民族乐派著名作曲家,也是管弦乐法大师。他长期在彼得堡音乐院执教,培养了一大批近代、现代作曲家,他为俄罗斯音乐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871年,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应彼得堡音乐学院之聘在该校教授作曲法与管弦乐法等课程,后来还兼任海军部所属各军乐队的督察员(1873—1884年)、免费音乐学校校长(1874—1881年)等职。他的教学工作确实是边教边学,他孜孜不倦地钻研音乐理论,以补自己专业音乐知识之不足;他亲自记录民歌,配上和声结集出版,还同巴拉基列夫和里亚多夫一起修订格林卡的歌剧总谱,所有这些,都使他得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训练”。
1880年,“五人团”解体。随后,李姆斯基-科萨科夫与包罗丁团结了一大批青年音乐家,形成了新的音乐组织。这些人包括里亚多夫、格拉祖诺夫、伊波里托夫-伊万诺夫等人,他们都是李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学生。那时他认识了一个极富有的木材商贝拉耶夫,他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李姆斯基-科萨科夫想借他的力量振兴俄罗斯音乐事业。因此他领导的青年音乐家的组织,取名叫贝拉耶夫小组,它的目的是继承“五人团”的事业,推进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1885年,贝拉耶夫在莱比锡设立了俄罗斯音乐出版社,并积极开展推广俄罗斯交响乐的活动。李姆斯基-科萨科夫通过这个出版社,介绍了许多俄国音乐家的作品,又通过举办音乐会来介绍俄国音乐。自1886年至1890年间,李姆斯基-科萨科夫写了一系列在配器上极富色彩性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西班牙随想曲》、取材于世界文学名作《一千零一夜》故事而写的富有东方色彩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根据俄国正教的音乐素材而写的《俄罗斯复活节》等乐曲。1889年,他以俄国音乐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博览会。在会议期间,在克思塞尔·克伦的指挥下,在巴黎和布鲁塞尔两地演奏了包括李姆斯基-科萨科夫在内的俄国音乐家的作品,赢得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
从1888年至1889年,德国歌剧团来到彼得堡上演瓦格纳的歌剧,这对李姆斯基-科萨科夫产生了影响。在这之前,俄国作曲界对瓦格纳的作品不太熟悉,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对李姆斯基-科萨科夫有所启发,从那以后他在配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影响首先反映在他写的歌剧《姆拉达》里面。后来他又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如1896年他修改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根据果戈理的作品写的歌剧《圣诞节前夜》、以俄罗斯古代神话故事为题材而写的《萨德科》、根据普希金的作品写的歌剧《莫扎特与萨里耶利》、歌剧《威拉·舍罗加王妃》、《沙皇的新娘》、《萨尔坦王稗史》、歌剧《塞尔维里亚》、《不死的卡谢》、《督军夫人》和《隐城基切日的故事》等等大量作品。#p#分页标题#e#
李姆斯基-科萨科夫为发展俄罗斯音乐文化而进行的多方面的活动,都有其丰硕的成果:他在音乐学院三十七年的教学工作,培养出众多的人才,其中包括里亚多夫、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格拉祖诺夫和米亚斯科夫斯基等著名作曲家;他发扬了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进行了大量精细的修订、续写和配器工作,使一些与他同时代的俄罗斯作曲家的未完成作品,例如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和《霍万兴那》、鲍罗丁的歌剧《伊戈尔公爵》和达尔戈梅斯基的歌剧《石客》等得以最后完成。
李姆斯基-科萨科夫长期的各种音乐活动使他有机会熟悉和研究各种乐器的构造和性能,并完成了一些关于管弦乐法等方面的专著。他的作品善于描绘各种神奇变幻的境界,同时在乐队音色的控制上表现出令人惊叹而且确实独一无二的风格。他最优秀的歌剧都是充满梦幻人物的童话,他的管弦乐曲则都采取自由结构的交响组曲的形式,冠以具有异国情调的或十分奇特的标题。
李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优秀作品大都是由歌剧改编的组曲,例如最流行的《野蜂飞舞》(The Flight of Bumble bee)选自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Tsar Sultan),《杂技演员之舞》(Dance ofthe Tumble)选自《雪姑娘》(Snow Maiden)。在真正的管弦乐中,《西班牙随想曲》就其绚丽斑烂的色彩和高超的演奏技巧而言,或许只有斯特拉文斯基和拉威尔的杰作能与之功力匹敌。
独特的魅力交响作品当属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对李姆斯基-科萨科夫有一种直接的启示,而且故事所包含的意念可能使他感到欢欣鼓舞。音乐是关于一个聪明的姑娘舍赫拉查达对付她的丈夫苏丹王的故事。苏丹王立过誓言,他的每一个妻子新婚后的第二天就要处死。为了求得生存,舍赫拉查达编出非常有诱惑力的故事,讲了一千零一夜,苏丹王一再拖延她的死刑执行日期,到最后他终于决定再也不离开这个姑娘了。吸引作曲家的不是这些故事中的具体情节,而是具有异国情调的背景和自由驰骋的幻想。所以这部交响组曲不像理查德·施特劳斯所作的交响诗《唐璜》和《蒂尔的恶作剧》那样可以让听众从标题上了解到具体的内容。李姆斯基-科萨科夫曾在自传里解释说,在写《舍赫拉查达》时,他心里藏着《一千零一夜》中的四个独立的故事:游方僧王子的叙述、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巴格达的节日和载着青铜武士的船触礁。但他告诫听者不要按标题字面的意义去理解主题。“除了为乐曲发展而提供的纯粹的音乐素材或主题外,音乐里别无他物……当这些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主题出现在不同的氛围中的时候,它们所表现的是不同的形象、不同的行为和不同的画面。”他不愿把自己的音乐束缚在单纯讲述故事的框框中,而是让自己的音乐充分自由地发挥,从而使听众也能相应地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正是这个特点,再加上丰富的旋律和光彩夺目的配器,使《舍赫拉查达》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1907年上演的《金鸡》(The Golden Cockerel)是李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歌剧中年轻的皇后什玛卡唱的《太阳颂》就和《萨特阔》中的《印度客商之歌》一样成了世界名曲。李姆斯基-科萨科夫声乐作品的音乐总是写得相当出色,富于感情,演唱难度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