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曲
主页 > 名家名曲 > 中国名家名曲 >

中国音乐作曲名家《储望华 Chu Wang Hua》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储望华 (Chu Wang Hua)

  从事职业:作曲, 钢琴

  艺术风格:中国音乐, 现代音乐

  所在地区:中国大陆

  人物介绍

  储望华,旅澳华裔作曲家、钢琴家。《黄河》钢琴协奏曲的主要执笔人之一,并对该作品的钢琴独奏部分做出了重大贡献。半个世纪以来,储望华改编或创作的《翻身的日子》《筝箫吟》《二泉映月》《新疆随想曲》《南海小哨兵》《茉莉花幻想曲》《18首中外通俗名曲四手联弹》等钢琴作品,在中国教学、考级、演奏、比赛中,受到了各地师生以及广大听众们的喜爱和欢迎。

  储望华先生19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并留校任教,1982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深造现代作曲,1985年获墨尔本大学音乐硕士,1987年荣获澳大利亚埃伯特·迈基(Albert H Maggs)作曲大奖,并成为澳大利亚音乐中心常任代表。他的音乐创作扩展到了交响乐、室内乐以及声乐、器乐等方面。他创作的《灰烬星期三》《秋之泣》《丝绸之路》等交响乐作品和《萨克斯管协奏曲》、手风琴协奏曲《生命之歌》等,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公演;合唱《华夏情怀》在香港公演,打击乐独奏《十面埋伏》在墨尔本和台北演出,《第二钢琴协曲》在瑞典公演,《第三钢琴协奏曲》在深玔、北京公演。2013年12月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华夏情怀---储望华交响乐·钢琴作品演奏会”。

  在1956年第一届全国音乐周上,年仅14岁的储望华的处女作二胡独奏曲《村歌》参加了演出,《人民日报》称他为“带红领巾的作曲者”。1979年由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举行了“储望华钢琴作品音乐会”,为此院长赵沨曾在《人民音乐》撰文称:这在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音乐会全部演奏一位作曲家的作品,还是第一次。

  储望华音乐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在民族风格方面的尝试探索,和他很多钢琴曲中的“可弹性”、“可听性”和“可教性”。他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个性气质和创作背景,奠定了他的音乐特点,从调式色彩、和声织体、节奏韵律等手法中,寻求“中国风格”的含蓄美和自然美。储望华钢琴作品不仅具有中国优秀钢琴音乐的共性,还以其鲜明的个性和魅力,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