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曲
主页 > 名家名曲 > 外国名家名曲 >

古巴音乐作曲名家《韦伯 Carl Maria von Weber》个人资料及照片档案

  韦伯 (Carl Maria von Weber)

  从事职业:作曲, 指挥, 钢琴, 评论

  艺术风格:古典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

  所在地区:德国

  人物介绍

  卡尔·马利亚·冯·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

  1786年11月18日生于奥伊廷,1826年6月5日卒于伦敦 。出身于音乐家庭 ,曾从J.海顿之弟学习作曲,14岁就写了不少作品。1803年在维也纳从G.J.福格勒学作曲,1804年任布雷斯劳的歌剧指挥,后因其改革思想不被理解而被迫辞职。1807年在斯图加特任符腾堡公爵的秘书,1810年重新投入音乐活动 。1813——1816年领导布拉格歌剧院工作,1817年起定居德累斯顿,并与一女歌唱家结婚。1820年以前还在欧洲各国旅行演奏和指挥。他有一双大手,可以轻松地弹奏十度内的四部和声,演奏风格亲切而富于技巧 。韦伯早期创作的歌剧作品,如 《森林少女》、《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和《西尔瓦纳》等,已孕育着浪漫主义倾向。在他的10部歌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魔弹射手》以从未有过的浪漫主义气质和民族风格,为歌剧创作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对1823年写的《欧丽安特》进行了新的尝试,丰富了重唱、合唱在歌剧中的功能,改说白为朗诵调,对突破关闭式分曲结构作了探索,配器及和声运用也有进一步发展。但这部歌剧在题材方面没能摆脱骑士传奇的神秘色彩,音乐也缺乏个性,以至演出后遭到冷遇。他的最后一部歌剧《奥伯龙》是1826年应英国科文特加登歌剧院之邀而作,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传奇,其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韦伯还作有不少戏剧音乐、器乐和声乐作品,其中协奏曲占有一定地位。他为钢琴和乐队而作的小协奏曲是具有浪漫派特点的新型协奏曲,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和单簧管协奏曲采用奇特的配器手法,同样富有浪漫气息。他的钢琴曲《邀舞》具有一种华丽的技巧和管弦乐效果,曾两次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韦伯还写了不少音乐评论文章,其中较重要的是带有自传性的小说《音乐家的生活》。他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辈,在创作、演出、指挥和社会活动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为新的浪漫主义音乐艺术开辟了道路。

  韦伯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辈,在创作、演出、指挥和音乐社会活动方面都进行积极工作,为新的浪漫主义音乐艺术开辟了道路。他创作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浪漫主义气质,那种富于幻想性的特色,那种追求民族和民间情趣,以及作品中带有戏剧情节的构思和注重色彩变化的手法,都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他的创作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兴起、民族意识高涨的背景下进行的。特别是在歌剧舞台为意大利和法国歌剧所统治的情况下,韦伯所开创的浪漫主义民族歌剧,不论从题材上和风格手法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韦伯早期创作的歌剧作品,已可看到一种和他的先辈们不同的浪漫主义倾向。他的《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和《西尔瓦纳》,不论是用管弦乐巧妙地描绘森林阳光和风暴,或是剧情中骑士的爱情传奇以及命运的巧合等,都孕育了《魔弹射手》和《欧丽安特》等歌剧的风格特征。在他的10部歌剧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魔弹射手》。这部作品以从未有过的浪漫主义气质和民族风格,为歌剧创作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使韦伯在音乐史中占有一个重要地位。这部歌剧取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剧中主人公马克斯为追求爱情和幸福,动摇在善和恶之间;为达到目的,终于屈从卡斯帕尔的诱惑与魔鬼定约,到狼谷去炼制魔弹,在比赛的关键时到,由于隐士的相助,魔弹没有射中美丽善良的阿加特,而阴险的卡斯帕尔受到了应得的惩罚,最后在隐士的调停下,马克斯得到奥托卡尔公爵的宽恕。歌剧表达了光明战胜黑暗、善良战胜邪恶这一主题思想,在当时黑暗而令人窒息的封建复辟时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歌剧中山林景象、生活风俗的描绘,以及作者对民族民间音调的运用,都和当时那种卖弄歌唱技巧、追求华丽辉煌效果的意大利和法国式歌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德国人民备感清新、亲切。作者在歌剧结构上,把现实的纯朴生活(如第1、3幕)和充满奇幻色彩的狼谷(第2幕)对比起来,追求一种新的浪漫主义气氛。歌剧序曲中使用了主导动机,序曲中的主题主要取自歌剧中的曲调,主题间的联系和发展体现了人物的关系和剧情的发展过程以及歌剧的主题思想,为以序曲概括剧情的写法提供了经验。整个歌剧的风格、内容、结构、配器等对后来浪漫派歌剧的写作,尤其对R.瓦格纳的歌剧有很大影响。

  为实现建立德国英雄性大歌剧的理想,以及追求在歌剧中道德力量的戏剧对比,韦伯在《欧丽安特》的创作中进行了新的尝试。这部歌剧结构上摆脱了德国歌唱剧的影响,丰富了重唱、合唱在歌剧结构中的功能,同时改说白为朗诵调,对突破传统的关闭式分曲结构作了一些探索。如将咏叹调放到更大的场面结构中或各种性质不同的朗诵调的连接等。歌剧在配器及和声运用上,也有进一步发展。如建立在全音阶和半音阶对比上的和声使用,8个加弱音器的小提琴与1个不加弱音器的中提琴的颤音对比等,都很有代表性。特别是在《魔弹射手》中使用的主导动机手法,在这里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如剧中人埃格兰婷的主导动机随着她思想感情变化而变化的手法,对以后瓦格纳的歌剧创作有明显的影响。由于德国消极浪漫主义的影响,这部歌剧在题材方面没有能够摆脱中世纪骑士传奇的神秘色彩,音乐也缺乏个性。但是这些新的探索在德国歌剧发展史上仍是有意义的,受到R.舒曼、F.李斯特、瓦格纳等人的肯定。

  《奥伯龙》是韦伯最后的1部歌剧。剧中描写众仙之王奥伯龙和仙后蒂塔尼娅争吵后,找到一个获罪的骑士到东方经历了种种荒诞的冒险和爱情纠葛,最后骑士和他的情人在魔法号角下脱险,奥伯龙和仙后和好如初,骑士也被赦免,双双爱情大团圆。这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传奇,在伦敦上演时受到欢迎。歌剧的结构松散,音乐缺乏内在的统一和连贯性,更像一部戏剧配乐。但是序曲写得概括、生动,继承了《魔弹射手》和《欧丽安特》的传统,是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曲目。

  除歌剧外,韦伯还写了不少的戏剧音乐、器乐和声乐作品,其中协奏曲在他的管弦乐作品中占有一定地位。韦伯是把标题性和协奏曲这种传统形式结合起来的最早作曲家之一。1821年他为钢琴和乐队写的小协奏曲,就是这种具有浪漫派特点的新型协奏曲。乐曲通过几个段落概括了骑士出征、妻子孤寂等待以及骑士凯旋等内容,音乐表现虽不够深刻,但这种手法对后来浪漫派器乐写作有一定影响。另外他的一些钢琴协奏曲还常常喜欢在乐队部分采用奇特的组合(如第1、2钢琴协奏曲的慢板乐章等),这种新的配器手法是和他在歌剧中丰富管弦乐、重视色彩和效果相一致的。韦伯的音乐会乐曲中单簧管协奏曲也写得富有浪漫气息,他对单簧管以及其他一些管乐器的喜爱,也体现了浪漫派作家们对民间音乐的深厚感情。

  韦伯的很多钢琴作品是为他本人演奏而写的。其中1819年写的降D大调华丽回旋曲《邀舞》就是一首著名的标题钢琴舞曲。他用通俗易懂的音乐,描绘了绅士邀请女伴共舞和舞会中欢腾热烈的气氛,以及舞蹈结束时男女落座的情景。由于它本身就具有一种华丽的技巧和管弦乐效果,所以曾两次被改编为管弦乐曲(1841年由H.柏辽兹,1896年由F.魏恩加特纳)。这种把生活风俗性内容和舞蹈音乐结合起来的写法,为后来浪漫派作家写作标题性的钢琴舞曲提供了范例。在舒曼、F.F.肖邦李斯特以及п。и。柴科夫斯基的一些作品中都有所反映。此外他写的一些变奏曲和舞曲,也都带有一种华丽的技巧性。

  韦伯还写了不少音乐评论文章,除一些零散的短文和音乐会评价外,较重要的是他从1809——1820年间写的带有自传性、形式自自的小说《音乐家的生活》。韦伯的评论文章中,除一部分是对当时音乐生活的评论和推荐不为人所知的有前途的音乐家外,主要的是他对歌剧的看法,特别是对建立德国歌剧的关心。他的评论文章反映了一定的进步美学思想,如他认为音乐评论必须具有思想性和洞察力,并应支持艺术的进步等等,但有时也不免片面,失之偏颇。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