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曲
主页 > 名家名曲 > 外国名家名曲 >

法国作曲家帕布罗·卡萨尔斯(Pablo Casals )简介

  弗朗索瓦。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1668——1733)法国作曲家。法国键盘音乐古钢琴乐派的中心人物。他是库普兰音乐家族中最著名的一人。也称“大库普兰”。自1693年起在凡尔塞宫任皇家音乐教师,教授皇家儿童。擅长创作键盘乐曲、器乐重奏曲、世俗歌曲及教堂音乐。大库普兰的主要动机是想把法国的古典传统和它特有的音乐风格于意大利的音乐风格结合起来。所作古钢琴曲多为标题性乐曲,内容大多反映凡尔赛宫廷生活,或描绘庭园景色、妇女肖像等,具有洛可可艺术风格,以繁缛的装饰音为其特点。出版有《古钢琴曲集》、《古钢琴弹奏法》。

  弗朗索瓦·库普兰的音乐经常被形容是“高贵的”,“温柔的”,“有教养的”,“诗一般的”,“华丽的”。他的拥护者(大多为贵族)把他看成是一颗经过琢磨的宝石。反对他的人(大多为平民)说他是矫情的,轻浮的,迎合人的,作品中频繁使用装饰音而显得不自然。

  帕布罗·卡萨尔斯(Pablo Casals)是杰出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四岁学钢琴,十一岁改学大提琴,二十三岁举行第一次独奏音乐会,在遍及二十来个国家的旅行演出生涯中,每年都要举行二百五十次以上的音乐会。后筹建巴塞罗那交响乐队,亲任指挥。1950年起在法国边境的普拉德举办巴赫古典音乐节,后又在波多黎各举办卡萨尔斯音乐节。他的演奏风格极其自然,线条纯净,乐句完美,音色情绪变化无穷,格调高雅。他为许多作品灌制的录音成了以后几代演奏家们公认的楷模。他对大提琴演奏艺术贡献甚大,赢得了全世界音乐家的尊重,公认他是“大提琴

法国作曲家帕布罗·卡萨尔斯(Pablo Casals )简介

  1950年起在法国边境的普拉德举办巴赫古典音乐节,后又在波多黎各举办卡萨尔斯音乐节。他的演奏风格极其自然,线条纯净,乐句完美,音色情绪变化无穷,格调高雅。他为许多作品灌制的录音成了以后几代演奏家们公认的楷模。他对大提琴演奏艺术贡献甚大,赢得了全世界音乐家的尊重,公认他是“大提琴史上的帕格尼尼”。帕布罗·卡萨尔斯是杰出的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从小随父亲学管风琴,11岁到巴塞罗那,拜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加西亚为师,12岁进入一家咖啡馆作商业演出。从巴塞罗那音乐学院毕业以后,经阿尔贝尼兹推荐,为西班牙皇后克里斯蒂娜演奏,大受赞识,皇后资助奖学金,让他在马德里音乐学院又学习3年。毕业后卡萨尔斯又与拉穆勒乐团合作,1889年10月在拉穆勒乐团的协奏下,首次登台演奏拉罗的协奏曲,在巴黎一举成名。自20世纪初开始在欧美大陆广泛地巡回演出,他与钢琴家科尔托、小提琴家蒂博组成“黄金三重奏”,于1920年又组建了以他自己命名的管弦乐团,自任指挥。

  1936年在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支持下,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各地的纳粹分子暴动,夺取了政权,此时卡萨尔斯中断了艺术活动,到西班牙边境的法国小镇普拉德隐居,以罢演抗议佛朗哥当局。1950年起卡萨尔斯在法国边境的普拉德举办巴赫古典音乐节,并公认他为“大提琴史上的帕格尼尼”。卡萨尔斯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总谱,并于20 世纪初首演,由此开创了大提琴的现代演奏技巧,使它成为一件独奏乐器。卡萨尔斯的演奏,不仅有精彩的技艺,而且底蕴雄浑,善于把线条处理得有棱有角,有鬼斧神工与浑然天成兼得之妙。他演奏的博凯里尼的奏鸣曲,他与科尔托、蒂博合作的贝多芬、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三重奏,都是著名的历史经典。

  1888年,才十二岁,他考入巴塞罗那的Escuela Municipal de Música,学习大提琴,音乐理论和钢琴。他最重要的作品为于1936至1939期间灌录的巴哈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作为作曲家,他主要创作宗教音乐和管弦乐。最著名的作曲作品则为El Pessebre(1960)。帕布罗·卡萨尔斯1876年出生于西班牙的卡塔洛尼亚,父亲是教堂中的管风琴师,母亲是一位颇有音乐修养的贤惠妇女。卡萨尔斯幼年的音乐教育是从父亲那里接受的,他4岁时开始学习钢琴。

  5岁进入教堂唱诗班,在那里卡萨尔斯虽然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他的音乐感觉却极为敏锐。在演唱中,他常常会在关键的时刻提醒小伙伴们:“现在要注意,小心那个音符!”仅从这一点便可看出他后来成为指挥家的端倪。6岁时卡萨尔斯在父亲的指导下试着写作了一首戏剧小品《牧人的崇拜》,在这个充满了田园风味的作品中,卡萨尔斯客串了牧羊人的角色。7岁时卡萨尔斯开始学习小提琴,当时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学会演奏所有的乐器。此后不久,一个乡村巡回小剧团来到卡萨尔斯的家乡演出,这个小剧团的乐队里有一些奇形怪状的乐器使小卡萨尔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他看到一个人在一把用扫帚把做成的、形似大提琴的乐器上弹奏出令人痴迷的音乐时,小卡萨尔斯神魂颠倒了,这时他预感到,这种乐器可能将会是他一生的最终选择。但此时他还从未见过真正的大提琴。在看完演出回家的路上,小卡萨尔斯便把自己对这件神秘乐器的感受告诉了父亲,于是父亲便参照着那把叫不上名的乐器的样子亲自动手为他做了一件乐器。但父亲所做的这件乐器实际上要比那个巡回剧团里所使用的乐器改良了许多。它不仅只是在扫帚把上拉上弦,而且还附加了一个大葫芦做成共鸣箱,因此声音也就颇为丰厚和甜润了许多。在这件怪模怪样,而且只有一条琴弦的乐器上,小卡萨尔斯学会演奏了许多乐曲(这件用扫帚把与葫芦做成的乐器现被保存在圣·萨尔瓦多博物馆里)。直到11岁时,小卡萨尔斯才有幸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大提琴并且聆听了它那美妙的音色。那是在一次钢琴三重奏音乐会上,卡萨尔斯被大提琴演奏出的宽厚淳朴的琴音深深打动。

  整个音乐会中,每当大提琴一奏响,他都会激动得手心冒汗,浑身发抖,喘不过气来。大提琴音色是那么的亲切、儒雅、并且富于人性,它深深地打动了卡萨尔斯的心。当音乐会一结束,小卡萨尔斯便急不可耐地告诉父亲:大提琴是他所听到过的世间最奇妙的一件乐器,也是他最想要得到的乐器。虽然此时小卡萨尔斯已经拥有了许多不同的乐器,但他认为在这些乐器之中唯有大提琴才是令他最为钟情的。由于年龄尚小,卡萨尔斯在开始学习时是先用大提琴的持琴方法来演奏小提琴的,直到后来父亲请人为他定制了一把四分之三的大提琴之后,他才真正拥有了一把属于自己的大提琴。12岁为了能使小卡萨尔斯受到正规的音乐教育,父母决定送他去巴塞罗纳市立音乐学校学习。在这里,卡萨尔斯学习了和声学、对位法、作曲、钢琴及大提琴演奏。卡萨尔斯学习非常勤奋,并且善于动脑,虽然当时他只有12岁,但却敢于对许多传统教学上的弊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譬如当时传统的演奏教学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双臂及肘部要紧靠琴身,甚至在练习时还得在右臂的腋下夹上一本书以保持胳膊的姿势,尽管这样非常僵硬,但多年以来所有的教师都是用这种方法来教授学生的。

  小卡萨尔斯学琴没多久便觉得这样的演奏很不自然,并极大地限制了演奏者的技巧发挥,于是他便自行设计了一种新的演奏方法,使手臂和肘部都能获得充分的自由,由此大提琴的音色、力度以及音量便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此外,对左手的演奏技巧他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按当时的教学规定,左手在演奏时的活动范围是极其狭窄的,大提琴家在运指时哪怕只是一个极短小的乐句,也要上下不停地移动手指,这样既浪费精力也影响演奏的速度及音准。于是卡萨尔斯便试着将手指放开并且扩大其伸展所能触及的范围。

  这样一来,大提琴演奏的技巧难度便大大减小,演奏质量却明显提高。虽然当时卡萨尔斯人小言轻,这些革新不能完全引起音乐界的充分重视,但时至今日,全世界所有演奏大提琴的人却都是采用的卡萨尔斯所创立的教学方法来演奏,由此我们便知卡萨尔斯对大提琴演奏技术的发展曾经做出了多么重大的贡献。在1958年他曾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卡萨尔斯对大提琴演奏的伟大贡献不只限于对演奏技巧的改革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而且还有对久被埋没的巴赫大提琴组曲做出的重大发现、整理、注释并使其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巴赫的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巴赫音乐室库中一块光彩夺目的钻石。在巴赫于1717年至1723年创作这些组曲时,当时的人们对大提琴这种乐器的音乐表现认知程度还可说是微乎其微。因为当时的大提琴在乐队中还仅仅是一个充当演奏通奏低音的配角。但自从巴赫天才地创作了这六首大提琴组曲之后,才使得大提琴在乐器王国中的身价陡然备增,并确立了它的重要地位。在这些组曲中,一把大提琴不仅要演奏高音声部的音乐旋律,而且同时还要完成自身为这些旋律所提供的有机的低音伴奏,因此就大大地拓宽了大提琴丰富无比的表现力,所以这六首大提琴组曲对于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部划时代的音乐文献。

  100多年过去了,许多人都曾知道巴赫创作过6首大提琴组曲,但是由于手稿早已佚失,多年来人们却无法了解到这些作品的真正面貌。直到1887年的一天,当时年龄只有13岁的卡萨尔斯与父亲去逛巴塞罗纳港湾旁的一个乐谱店,在一个散发着刺鼻霉味的角落里发现了这些珍贵的音乐文献,才使得它又重见天日,并闪烁出耀眼的光芒。由于年代久远,这些乐谱的纸张早已经变成了黄色,在厚厚的尘封下面,卡萨尔斯看见了一行令他心情无比激动的字样:“《6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作曲”。卡萨尔斯兴奋极了,险些晕了过去,他如获至宝,立刻将乐谱买下带回家仔细研读。巴赫的这些乐曲为他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从此以后,卡萨尔斯每天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大量的时间对乐谱进行分析、研究与练习。直到过了12年之后,也就是在卡萨尔斯25岁的那一年,他才有勇气第一次登上音乐会舞台演奏了这套作品中的一首组曲。也许,对某些人来说,演奏巴赫的作品觉得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对于卡萨尔斯而言,却并非那么容易。他常说:如果你真正接触到了巴赫音乐的核心时,才会发现要想完美地表现出巴赫作品的内涵是需要多么广博的知识和精深的研究。为此,巴赫的音乐令卡萨尔斯终身学习不辍。

  卡萨尔斯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演奏巴赫的音乐直到97岁告别人世,人们曾经这样评价他所演奏的巴赫大提琴组曲:“卡萨尔斯以火热的感情表现了他对巴赫的无比热爱,他将巴赫的6首组曲演奏得那么绚丽和充满活力,那么生动和富于色彩变化,凡是有幸能够亲耳聆听到卡萨尔斯演奏的人,不仅能体会到组曲中所蕴含的无限美感,同时也会发现大提琴是一件多么超凡的独奏乐器。”1936年,年届60岁的卡萨尔斯用了近3年左右的时间将巴赫的这6首大提琴组曲灌制成唱片,这也是卡萨尔斯在25岁首演这部作品35年之后第一次录音,因此这套唱片被评论界誉为巴赫6首大提琴组曲的一个划时代经典。

  卡萨尔斯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大提琴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指挥家、作曲家和爱国主义战士。为了发展祖国的音乐事业,卡萨尔斯于1919年在西班牙的巴塞罗纳自费筹建了一支由88人组成的管弦乐团,乐团的名字就叫做“卡萨尔斯管弦乐团”。1920年10月13日这支新组建的乐团在卡萨尔斯的指挥下举行了首场音乐会,从此以后,乐团便开始致力于音乐的演出、普及与教育。卡萨尔斯常说:“音乐不能脱离人民、音乐不能脱离生活”,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他常率领乐团为工厂的工人与普通劳动者作义务演奏,受到热烈欢迎。这支新组建的乐团曾经得到了众多世界著名指挥家和演奏家的亲临指导,这其中有布什·库塞维茨基、理查·施特劳斯、蒙都、克莱姆佩雷尔、斯特拉文斯基、蒂博、柯尔托、克莱斯勒、伊萨依等。正是由于和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们的经常性合作,乐团的演奏水准得到迅速提升。在卡萨尔斯担任乐团指挥的16年里,他共指挥演出了约370场音乐会。卡萨尔斯认为这支由他一手组建的巴塞罗纳卡萨尔斯管弦乐团是他一生最值得骄傲、兴奋与珍视的成就。他指挥这支乐团一直到1936年,这一年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权在希特勒与墨索里尼的支持下施行了血腥的法西斯统治并且掀起了西班牙内战,在战乱的炮火中人们流离失所,惨遭涂炭。卡萨尔斯对佛朗哥政权的独裁统治非常气愤,于是他痛苦地离开了祖国,发誓只要西班牙一天没有民主,他就绝不再踏上这片土地。在流亡国外期间,卡萨尔斯经常举办慈善音乐会募捐钱款资助给受苦受难的同胞,他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受到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的高度赞许。战前,卡萨尔斯曾与小提琴家蒂博、钢琴家柯尔托组成了本世纪最杰出的三重奏小组。由于这个重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各自领域中的杰出代表,因而他们都具有着极高的艺术修养。虽然每个人的演奏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但他们在一起合奏时却能够保持高度的合谐与统一,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但是这个被誉为20世纪“黄金组合”的三重奏组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每个人的政治立场以及所选择的道路的不同而被迫宣告解散了。卡萨尔斯渴望祖国自由独立,遂遭到法西斯的残酷迫害,佛朗哥政权甚至出巨额赏金悬赏他的人头,但就在这最黑暗的时候,没想到和他一起合作了近20年的老友柯尔托却在纳粹德国的政府中出任了文化要员,蒂博也在法国傀儡政权的控制之下为其频繁演出,歌功颂德。两人的作法使卡萨尔斯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从此他们之间便断绝了来往。直到1958年,柯尔托亲自前往卡萨尔斯居住的普拉德当面向他涕泪交凌地忏悔,两人才又摒弃前嫌重归于好。此时他们都已是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了。但另一位老友蒂博却在1953年的一次飞机失事中遇难身亡,也就永远无法再向卡萨尔斯表达负疚之情了。

  1950年卡萨尔斯在乔居的普拉德创办了国际室内音乐节,1957年他又在波多黎各创办了卡萨尔斯音乐节。音乐节期间,世界众多的音乐名家受卡萨尔斯自由精神的感召纷纷前来汇聚一堂,卡萨尔斯的所在即音乐之所在,卡萨尔斯人格的魅力,成为了音乐史中最动人的一章。

  卡萨尔斯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他常说“大自然给予了我灵感,它是我的老师,是我深思的源泉,我每天早上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欣赏大自然,然后就是演奏巴赫的音乐。晴朗的天空、森林和花朵,这世界上有多少值得我们热爱的东西啊!一个人只要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生活,他就是年轻的。正是怀着这种博爱之心,卡萨尔斯一生为音乐、为自由、为和平而战斗。1971年10月24日,他以95岁的高龄在联合国举办的特别音乐会上亲自执棒指挥首演了他自己的最后一首作品:为联合国创作的“联合国赞美歌”。在音乐会结束时,联合国会议主席代表联合国授予了卡萨尔斯一枚“联合国和平勋章”。与此同时他说道:卡萨尔斯先生,你将一生贡献给了真理、美与和平,身为一个人与一位音乐家,你就是这枚勋章所象征的理想化身。

  两年后的1973年10月22日,卡萨尔斯在波多黎各去世,享年97岁。卡萨尔斯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那为自由与和平而献身的精神却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他那不朽的琴音也将永远回响在人间。

  大提琴是一件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的乐器,但自它被创造、发明的几个世纪已来,其潜力却一直没有被人们充分发掘与重视。因此,在交响乐队这个大家族中,大提琴不论从演奏技巧或是音乐表现力等方面都被限制在了一个很狭窄的范围之内。自从伟大的帕布罗·卡萨尔斯诞生之后,大提琴这件乐器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它的历史命运,卡萨尔斯将大提琴演奏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卡萨尔斯一生不断的努力研究与演奏实践之下,大提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他的演奏中,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大提琴丰富的色彩与无穷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也使得大提琴成为真正与钢琴、小提琴享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一件乐器。人们将卡萨尔斯誉为当代大提琴演奏艺术之父。

  几十年来卡萨尔斯一直在大提琴演奏技术的发展中不断地努力与探索。他常说:“我们是在演奏音乐而非音符,因此不能固守传统作茧自缚。”他认为只要是有利于音乐表现的,不论是什么样的技术手段都是可行的,正是由于卡萨尔斯具有这种不断拓展与创新的进取精神,大提琴的表现力才有了今天这般如此的丰富与绚丽。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