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音乐考研 >

洛阳师范学院2014年教育硕士入学考试《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与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与派遣留欧。

  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书院改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九、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4、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

  5、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产生过程;“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6.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变革;收回教育权运动。

  十、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