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崔炳元交响乐叙乡愁:《大唐》让我想家

好一曲《九曲秧歌黄河阵》,以大河奔涌,浩浩荡荡不可阻挡之势在南京紫金大剧院奏响,为烟雨粉黛气质的南国金陵城带去了来自大西北的磅礴问候。5月11日晚,“长安回响——崔炳元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全国巡演正式在江苏南京拉开序幕,并获得首场演出的成功。

  用交响乐碰撞南北文化

  《兰花花》、《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两首民歌可谓是脍炙人口,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陕西爱乐乐团团长、作曲家崔炳元以其为主体创作的同名弦乐叙事曲让南京观众“耳”中一亮。

  “民歌还可以用交响乐的形式演奏,很有意思,感受完全不同,回味悠长。”演出时,江苏著名作家裔兆宏恰好坐在记者身边,他认为“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启程,但中国最重要的丝绸生产基地却在金陵。更或者说,西安、南京在中国对内、对外文化交流的贡献上,从来都是一脉相承的。”他说,这些历史的积淀让“金陵人对来自‘大长安’的音乐有着最原始的共鸣感,进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鸣,而这恰恰是现代人共同的‘乡愁’”。

  交响乐一直给人的印象是曲高和寡,著名乐评人景作人认为,崔炳元的这种思路大大地拉近了交响乐和普通民众的距离,不失为吸引更多人走近交响乐的好办法。

  南国演奏家演绎西北风情

  交响组曲《大唐》将演出推向高潮,“雁塔鸣钟”、“水流梵音”、“霓裳艳影”、“古道驼铃”、“盛世雄风”将玄奘西安取经、杨玉环轻舞霓裳、大唐皇帝遣使出使西域等一幅幅历史画面展现在观众眼前,观众们随着音乐的行进穿梭在大唐,更或者说是崔炳元创造的辉煌梦想中。

  担任本场演出的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组建于1979年,目前汇集了包括国内外音乐家及大量留学归国人才在内的80多名演奏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乐团演奏始终保持着优秀传统和艺术活力,并不断健康有序发展,以较高的音乐修养、严谨的技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曾与众多国内外著名音乐家多次合作演出。担纲此次演出指挥的是国家一级指挥张列认为,“相比陕西本土音乐家,南国音乐家的细腻、柔美在一些章节的表现上更胜一筹,全新解读了崔炳元的音乐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的全部费用由江苏交响乐团承担。“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各地音乐家共同的使命和责任。”江苏交响乐团团长、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吕军告诉记者,“陕西音乐家作品以专场的形式演出在南京还是第一次,排练中很多队员跟我说,觉得震撼,大家都有冲动感,有些人甚至激动、热泪盈眶。”

  演奏本土音乐勾起乡愁

  舞台上小提琴第一声部的演奏员中,有一位瘦瘦的、文静的女孩子叫郑晨子,今年29岁的她是西安娃,生在西安、长在西安,大学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

  毕业后,郑晨子来到江苏交响乐团,工作已有7年。江苏交响乐团的各种演出很多,一年中,晨子只有在演出的间歇才能回西安看看。“演奏这些曲子,让我想起在西安的生活,想起坊上圆圆的小镜糕,想起肉夹馍、冰峰……”正开心地说着,郑晨子眼睛红了,“特别是演奏压轴的曲目《大唐》时,让我好想家”。

  郑晨子还曾在陕西爱乐乐团实习过,对崔炳元也挺熟悉。她说,“能在异乡演奏反映陕西的音乐,而且还是崔老师的作品,自己觉得非常骄傲。”

  据悉,首站南京后,“长安回响——崔炳元交响乐作品音乐会”还将于5月17日在天津由天津交响乐团奏响。后三场则全部由陕西爱乐乐团演出,其中,5月23日在西安曲江音乐厅,5月28日和29日分别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和北京音乐厅演出。(华商报)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