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时隔14年再访中国 莱昂斯卡娅首登国家大剧院

  4月4日,国家大剧院国际钢琴系列将迎来“一代宗师”俄罗斯钢琴家伊丽莎白·莱昂斯卡娅。作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领军人物,莱昂斯卡雅求学期间就曾在伊丽莎白国际钢琴大赛等世界级比赛获奖,34岁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首次亮相便惊艳世界乐坛,而与大师里赫特长期合作的经历也使得她备受乐界瞩目。继首次造访中国14年后,中国观众将有幸在国家大剧院再次聆听莱昂斯卡娅大师对贝多芬、勃拉姆斯重磅曲目的演绎。

  轰动“萨尔茨堡音乐节”的传奇大师

  14载再访中国大剧院首秀

  1945年,伊丽莎白·莱昂斯卡娅在前苏联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出生,8岁时她便第一次登上音乐会的舞台。19岁时,莱昂斯卡娅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那时的莫斯科音乐学院是俄罗斯钢琴演奏学派的重要阵地,莱昂斯卡娅在大学期间跟随著名钢琴教育家雅克勃·米尔斯坦学习最正统的俄罗斯钢琴学派演奏理念。毕业前,莱昂斯卡娅就已经在埃奈斯库国际钢琴大赛、玛格丽特·隆钢琴大赛和伊利莎白女王钢琴大赛获奖。1979年,并不被欧洲音乐界熟悉的莱昂斯卡娅以独奏家身份登台萨尔茨堡音乐节,演奏了勃拉姆斯、肖邦和舒伯特的作品。甚至连她本人都不曾想到,这场独奏音乐会得到的认可超过了同年音乐节演出序列中魏森伯格、波利尼等早已名声远扬的演奏家,人们在一夜之间被莱昂斯卡娅精湛的琴技征服。

  从那以后,莱昂斯卡娅进入了演奏事业飞速上升期。她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里赫特频繁合作钢琴二重奏,演奏技巧和风格也受到了里赫特大师的指导。从1979年成为世界瞩目的女钢琴家至今长达三十余年的演奏生涯中,莱昂斯卡娅与马舒尔、科林·戴维斯、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库特·桑德琳、马里斯·杨松斯、尤里·特米尔卡诺夫等指挥大师保持着密切合作。2001年,莱昂斯卡娅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大师对作品中舒曼与克拉拉朦胧爱情的诠释给乐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四年后,莱昂斯卡娅再度造访中国,将完成在国家大剧院的首秀,这一次她为中国观众带来了贝多芬、舒伯特等德奥作曲大师和浪漫主义作曲家李斯特的经典作品。

  贝多芬、勃拉姆斯重磅曲目展现技艺

  加演中国音乐画卷《牧童短笛》

  作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宗师级演奏家,莱昂斯卡娅对柴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等俄罗斯作曲家作品的诠释堪称权威。而长期居住在维也纳,近距离感受德奥音乐的文化气息,使得莱昂斯卡娅对贝多芬、舒伯特等德奥乐派作曲家的作品也有着近乎完美的演绎。

  4月4日的独奏音乐会上,莱昂斯卡娅首先弹响贝多芬第17号奏鸣曲,其标题名“暴风雨”来自于莎翁剧作,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这首作品在焦躁不安的氛围与充满憧憬之情的乐音中,展现出深受耳疾折磨的“乐圣”的苦痛与理想。上半场的另一部作品则来自于贝多芬的崇拜者舒伯特。这部以“流浪者”为标题的钢琴幻想曲,其音乐素材来源于舒伯特同名艺术歌曲。在音乐风格上,没有舒伯特音乐通常给人的温和之感,而是充满了激情及如万花筒般的情感变化,可谓是舒伯特作品中的一部“另类”之作。此外,此曲对于演奏技巧要求颇高,以至于作曲家本人都说“这种曲子拿给魔鬼去弹吧”。年已古稀的莱昂斯卡娅将以她丰富的人生积淀,来展现这两部德奥名作丰沛的情绪和深邃的内涵。

  在音乐会的下半场莱昂斯卡娅将要奏响的李斯特《裴特拉克十四行诗》第104首与勃拉姆斯第三钢琴奏鸣曲,则是两部充满诗意的作品。《裴特拉克十四行诗》第104首取材自文艺复兴时期诗人裴特拉克的诗作,表现着爱情的错综复杂。勃拉姆斯《第三钢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同样引用了德国诗人史特劳表现爱情的《青春之恋》,充满了浪漫的情调。而勃拉姆斯的这部作品,也是作曲家钢琴奏鸣曲创作的终点。通常被认为创作风格“保守”的勃拉姆斯,也在此曲中大胆尝试五乐章结构形式,并通过不拘一格的创作,使得这部作品洋溢着青年时代勃拉姆斯的热情。而这部“以诗入乐”的作品无疑与莱昂斯卡娅擅长表现音乐画面感、充分挖掘钢琴歌唱性的演奏风格极为契合,1979年她首赴萨尔茨堡音乐节的独奏音乐会上,就曾演奏过这一作品。除此之外,国际钢琴系列2015年度特别策划的“大师演奏中国作品”环节也将精彩继续。莱昂斯卡娅将在返场中演奏中国作曲家贺绿汀的钢琴小品《牧童短笛》。《牧童短笛》是第一首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音乐元素相结合的钢琴作品,上世纪三十年代,游居中国的俄罗斯音乐家齐尔品将这首作品带回欧洲演奏,使得《牧童短笛》成为最早被世界音乐界熟悉的中国作品。届时,莱昂斯卡娅将与中国观众共同品味山川秀美、天地和谐的美妙意境。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