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齐齐哈尔举办

    为了迎接中国的第12个文化遗产日,也是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0日上午,由齐齐哈尔市文化广播出版局主办,齐齐哈尔市群众艺术馆及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在工人文化宫中心广场隆重举行,齐齐哈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孙志斌、中国乐器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曾泽民、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毕可炜出席了活动,共同观看了由齐齐哈尔市幼儿园及大中小学共计3500余人带来的丁笛表演。

 

blob.png

blob.png

千人丁笛合奏《我和你》、《欢乐的达斡尔》、《我爱你塞北的雪》

 

blob.png

幼儿丁笛演奏《天路》

 

    丁笛是一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新型创新民族管乐器。活动上,由3500人共同用丁笛表演了三首曲目,展示了纳入了市级文化遗产的丁笛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到了民族艺术文化的教育普及。之后,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教授路文明带来的丁笛独奏《云雀》、幼儿丁笛独奏《天路》,充分说明了不仅专业的人士可以演奏,幼儿园的小朋友同样可以吹响美妙乐曲。活动最后,由路文汉、路文明及齐齐哈尔大学学生用竹制丁笛曲目,展示了三个八度技巧、转三次调的技巧等丁笛技艺,显示出丁笛作为一件创新乐器,既可普及大众,又可吹奏高难度乐曲,从音准、音色、音量上均能满足专业演奏的音响水平。

 

blob.png

四人演奏《故乡的歌谣》

 

blob.png

传统竹制丁笛,三个八度齐奏《扬鞭催马运粮忙》

 

    在丁笛演奏结束后,开始表演的是静态的非遗技艺。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克东满绣,省级非遗项目蛋雕、嫩江玛瑙、达族刺绣、玛瑙俏雕,市级非遗项目刻磁、秸秆扎刻、郑式木雕、相纸溶刻画等供大家欣赏、互动。

 

blob.png

 

    活动上,中国乐器协会和中国民族器乐学会领导代表6·21国际乐器演奏日(中国)组委会,对此次活动的组织方表示感谢并授旗,为参与活动的机构、人员颁发荣誉证书。本次齐齐哈尔市举办的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成功的为2017年“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拉开了序幕,随后,将有近2000场演出在全国60多个城市陆续开展。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