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乐坛纪事 >

1899年11月10日中国音乐史学家杨荫浏诞生

杨荫浏在研究中国音乐史方面具有杰出的成就。早在1925年他就用 英文写出了《中国音乐史纲》论文。1981年又完成《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该书65万宇,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出版。这是他在音乐历史与民族音乐、音律学等方面综合研究的丰硕成果,使国音乐史成为有乐谱的音乐历史。

简介  

杨荫浏(1899~1984),字亮卿,号二壮,又号清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月 初八日生于无锡留芳声巷。父杨钟琳。

经历  

1916年秋,杨荫浏高小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今无锡 师范),22岁时以优良成绩毕业,任石塘湾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国文教 员。一年后,入无锡辅仁中学学习英文、数理。1923年毕业。同年入上 海圣约翰大学,先后在经济系、文学系学习。在校期间,担任该校国乐 会会长,经常参加各大学举办的音乐会。   

杨荫浏自幼酷爱音乐,每当道士做法事时,总要去听他们的演奏。 七八岁时,便同哥哥杨荫溥一起向三清殿年轻道士颖泉学习箫、笛、 笙、胡琴等民族乐器☆后来又跟雷尊殿道士阿炳学习琵琶,可惜他父亲 不喜欢阿炳,阿炳仅教了他两个半天。12岁时,他由老师黄绪初介绍入天韵社,师从吴畹卿学习。天韵社是江南著名民间音乐(昆)团体,社友 皆无锡音乐界名流,社长吴畹卿的笛、三弦、琵琶功力深厚,并精研音 韵之学。杨荫浏入社后,除学习乐器外,对音韵、音律、乐器构造等发 生了浓厚的兴趣,曾参予天韵社与来访的美国音乐家亨利爱希姆在圣公 会的中、西音乐交流。   

民国初年,美国人郝露易女士来无锡圣公会做传教士,她有较高的 音乐修养,杨荫浏曾从郝露易学习英文、钢琴和西洋音乐乐理。1921 年,又向她学习和声、对位、复调等西洋作曲法。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杨荫浏因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遭 校方压制,愤而离校,入中国人自办的光华大学经济系学习。为了示威 游行宣传需要,他将《金陵怀古》曲调填以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 红》词,用以鼓舞人心,这首歌曲影响深远,迄今还在全国广泛流 传。1926年2月因家贫辍学。回乡后,先后在辅仁中学、工商中学、县 初中、荣氏女校、无锡美专、宜兴中学任教。其间曾短期担任无锡通俗 教育馆馆长。   1929年,杨荫浏应基督教圣公会之聘,先后在南京、杭州做赞美诗 的编辑工作。1931年,基督教成立六公会联合圣歌委员会,杨任委员、 总干事。1932年赴北京与燕京大学刘廷劳博士编译修订赞美诗,并共同 主编宗教期刊《紫晶》及《真理与生命》刊物中的“圣歌与圣乐”专 栏。这项工作一直延续到1941年。杨所编辑出版的赞美诗集《普天颂 赞》,获国际圣经展览编辑优良奖,所载赞美诗在国内外教徒中广为传 唱。杨荫浏在北京期间,在燕京大学音乐系旁听作曲、西洋音乐史和音 乐欣赏课;并在该校图书馆阅读了大量英、法等国有关音乐的专业书 籍。   

1936年,任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同时在燕京大学音乐系讲授中国 音乐史。1937年暑假回无锡度假,后因“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不能 北上。8月下旬去南京, 暂代中央机器厂总务主任,12月,随厂迁湘潭,翌年8月迁昆明。1939年至教育部音教委员会工作。1940年迁重庆。1941年9月任国 立音乐院教授兼国乐组及研究室主任。在重庆国立音乐院时,他支持学 生的进步活动,资助山歌社出版中国民歌。1947年在南京任国立音乐院 教授时,学校以莫须有的罪名要开除进步学生,杨仗义执言,公开反对 学校当局的反动措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音乐院迁南京,杨任原 职,兼任金陵女子大学教授。

贡献  

他曾多次去云南、河北、广西、江苏等地,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深 入调查,搜集了许多珍贵的音乐资料。同时在戏曲音乐和宗教音乐方面 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杨荫浏在研究中国音乐史方面具有杰出的成就。早在1925年他就用 英文写出了《中国音乐史纲》论文。1981年又完成《中国古代音乐史 稿》,该书65万宇,人民音乐出版社1951年出版。这是他在音乐历史与 民族音乐、音律学等方面综合研究的丰硕成果,使我国音乐史成为有乐 谱的音乐历史。他通过运算和实验,先后发表了有关乐律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把我 国民族音乐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乐律问题及乐律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 水平。他对我国民族音乐遗产包括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宗教音乐的发 掘、抢救、搜集、整理、研究工作,都有相当成就和贡献。   他对家乡的音乐事业十分关心,每次回无锡,总要对民间音乐团体 “华光国乐团”进行指导,不厌其烦地进行示范;兴之所至,甚至同意 领衔演出。   他曾为无锡乐 器店排老红木优质琵琶品位,解决竹笛音准问题,提高乐器质量。并根 据大量实验结果,制成笛尺,可以按尺开笛孔。

作品  

杨荫浏毕生著述除巨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外,先后出版著作27 种,论文近百篇,在我国民族音乐学术的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杨荫浏对无锡瞎子阿炳的乐曲进行了抢救和整理,☆并编成《阿炳 曲集》,他在这方面的功绩是举世公认的。

“杨笛子”的由来  

他会多种乐器尤擅竹笛,得到吴畹卿嫡传,夙负盛名,吹奏 时,高音晶莹清澈,低音细若游丝,故誉为“杨笛子”。

结局  

“文化大革命”期间,杨荫浏下放河北怀来县“五七”干校,1973 年患突发性脑痉挛,肺气肿亦日趋严重。1984年2月25日杨荫浏在北京 逝世,终年84岁。

关注热点

特别推荐

猜你喜欢